凯尔希纳 Ernst Ludwig Kirchner (1880-1938)德国表现主义画家,桥社的创始人之一。他深受马蒂斯画风的影响,作品造型简洁,色彩浓烈,注重装饰性细节的描绘。1911年,他来到柏林,创作出“柏林街景”等著名的作品。后来他到瑞士定居。

凯尔希纳,出生在阿沙芬堡的巴伐利亚。 他的父母是普鲁士血统,他的母亲是胡格诺派的后裔。在1901年,他开始在德累斯顿的皇家技术大学学习建筑。除了建筑之外,该机构还提供了广泛的研究,如徒手画,透视图和艺术的历史研究。

1905年,凯尔希纳与Bleyl和另外两位建筑学学生Karl Schmidt-Rottluff和Erich Heckel共同创立了艺术家团体——桥社

他们的团队是一个开创性的团体,对20世纪现代艺术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并创造了表现主义的风格。

凯尔希纳在1906年撰写的一份集体宣言中指出,“凡是直接而无幻想地复制的人,无论他感受到什么创造的冲动,都属于我们”。

1916年10月,在美因河畔法兰克福的路德维希·沙姆斯画廊展出他的作品后,凯尔希纳出售了许多作品,并开始在经济上做得很好。 12月,他因精神崩溃而入院,并被柏林夏洛滕堡的埃德尔医院收治。由于长期的被迫害和病痛,于1938年自杀身亡。

主要作品有:《街道》、《桥社画家肖像》、《街头五个女人》、《马戏团的骑士》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