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竟哪些因素在影响一个地区对人才的吸引力?

近年,不少城市围绕人才培养与引进“大招”频出,既招引“高精尖”,又面向各层次人才,从落户、解决住房等各种政策、优惠手段着手,期望构建一个全方位更全面丰富的引才体系,城市间人才流动也呈现出不少趋势性特点。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根据58同城招聘研究院发布的2021年二季度人才流动趋势数据分析,人社工作一体化政策对于地区吸引人才效果显著,制造与消费结构突出的城市同样更为吸引人。

具体而言,在九大城市群中,东北城市群招聘需求相对活跃,环比上升78.34%,而长江中游城市群招聘需求环比上升也较快,增幅为66%;以东莞和成都为代表的新一线城市,凭借高度发达的制造业、批发和零售业结构,数次蝉联招聘活跃度前十城市榜单。

长江中游城市群内部人才加速流动

伴随着年中跳槽和毕业季来临,今年二季度的人才流动更加活跃。

58同城招聘研究院提供的数据显示,今年二季度,企业招聘需求环比增加48.26%,求职投递环比增长11.81%。

在一系列上升数据中,不同区域的表现也不尽相同。例如,珠三角和成渝城市群求职投递环比上升最为明显,上升超过15%;东北城市群、长江中游城市群的招聘需求上升明显:东北城市群招聘需求相对活跃,环比上升78.34%,长江中游城市群招聘需求环比上升也较快,增幅为66%。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注意到,东北城市群与长江中游城市群的招聘需求环比上升背后,政策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例如,东北三省自今年4月以来陆续出台了相关惠企政策,为企业创造良好的营商环境,有效带动了东北城市群招聘需求增长。而长江中游城市群则通过推进人社工作一体化,加速了城市群不同城市间的人才流动。

以东北三省为例,黑龙江省提出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做到“全天候”“全周期”“全链条”服务企业;吉林省则建立了以党委、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为双组长的各级软环境建设领导小组,提出像守护健康一样建设营商环境;辽宁省要求全省上下在全力缩短“开会研究了”和“问题解决了”的距离上下功夫。

长江中游城市群在吸引人才上最大的亮点在于,积极推动区域间人社工作一体化。例如,早在2014年12月,武汉、长沙、合肥、南昌四市在全国率先打破公积金贷款管理的城市壁垒,开展省际住房公积金异地互认互贷。

58同城招聘研究院提供的数据还显示,武汉、长沙、合肥、南昌等长江中游四城市推人社工作一体化,市民实现医保一地参保、四地共认,进一步推动了长江中游城市群的人才流动,求职投递环比上升10.7%。

如今,武汉、长沙已进入“千万人口俱乐部”,合肥市常住人口也接近千万人。在观察人士看来,人才一体化是区域一体化的先决条件和关键所在,而人社工作一体化解决了城市群内部人才共享难、人才流动难的根本问题,也有利于将整体优势转化为各自城市的优势。随着中部经济的崛起,加上长江中游城市群省会城市“合体抱团”,未来将在人才方面释放更大的吸引力。

实际上,自2017年起,武汉、长沙、合肥、南昌四市每年的会商会,由四个省会城市各邀请一个省内设区市作为观察员城市参会。南昌带动了九江、抚州、宜春,武汉带动了黄石、黄冈、咸宁,长沙带动了株洲、湘潭、岳阳,合肥带动了安庆、铜陵、六安等观察员城市,共享城市群发展的红利。

莞蓉杭招聘需求远超一线城市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注意到,从城市上看,招聘活跃度前十的城市分别为东莞、成都、深圳、重庆、广州、北京、武汉、上海、郑州、杭州。

从排名情况看,一线城市凭借经济活力仍然有着巨大的招聘需求。但新一线城市的招聘需求在二季度开始集中释放,尤其是制造业、批发和零售业高度发达的东莞、成都、杭州等地,为了在年中加码业务布局,企业增加招聘需求,使得二季度部分新一线城市的招聘需求及环比增速超过了一线城市。

岗位薪资水平也在一定程度上印证了上述结论。

58同城招聘研究院提供的数据显示,今年二季度,企业招聘最旺盛的五类职位是普工技工、物流仓储、交通服务类、餐饮、家政保洁。这从侧面反映出,制造业不仅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也是稳就业的重点产业,向求职者提供了大量岗位,制造业中覆盖面广、普及度高的普工技工类职位位居招聘需求首位;此外,消费领域的年中电商促销季刺激了物流行业的用工需求,加速了企业对物流仓储岗位的招聘

数据显示,2021年二季度招聘活跃职位中,司机等交通服务类职位企业支付薪资最高,平均支付薪资11100元;物流仓储和销售类职位支付薪资次之,月资均在10000元以上。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还注意到,深圳、北京和重庆位居求职热门城市前三甲位置,成都、广州、上海、长沙、东莞、杭州、武汉次之。新一线城市东莞求职热度最为积极,环比上升将近30%,重庆对求职者吸引力提升也较大,环比增速超过20%,排名上升2个位次。

不难看出,一线城市中,深圳和北京仍然是劳动者应聘时的优先选择,两大城市不仅提供了丰富的就业机会,也拥有更高的收入水平和更好的职业发展路径。但以重庆、成都为代表的城市,凭借自身浓厚的人文氛围浓厚,深受求职者欢迎,求职者可以在此实现工作生活两不误的理想状态,因此重庆、成都在2021年二季度超越广州、上海,成为求职者的就业新去处

(作者:李振 编辑:杜弘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