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整个《亮剑》剧中,出现的唯一一个合格的军医,其实就是那个日本医生武田。在此之前,没有出现其它抗战剧中常见的女医生、女护士,这也是《亮剑》比其它抗日剧要严谨的地方。在中国近现代军事制度中,师为基本作战单位,军是指挥单位,所以一般要师级的单位才配置野战医院,具备做手术的能力。师级单位以下的单位,比如团级、营级、连级这样的单位,都是不配备医院的,除非是在远离后方作战的时候,会配属一点救护人员,但一般也不具备进行战场手术抢救的能力,只能进行比较简单的包扎止血,减缓伤痛。所以,很多部队都很不愿意进行远离后方的无后方作战,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伤病员无法安置,只能安置在沿途的群众家中,部队一旦远走,这些伤病员就等于损失了。就《亮剑》来说,独立团是一二九师三八六旅的下属单位,所以独立团本身没有配备医院,但不排除有一定的战场救护能力,也就是卫生员之类的非战斗人员。而师里的野战医院也在剧中出现过,也就是日军突袭八路军后方时,发现了八路军的野战医院,并马上发动攻击,造成了比较重大的人员伤亡。因为整个抗战时期,八路军的集团军总部和一二九师师部是在一起的,所以当时出现的这个医院,实际上就是一二九师的野战医院。从中可以看到,里面有不少伤病员正在进行手术,有的正在进行术后恢复,却遭到日军突袭。从日内瓦条约的角度说,突袭对方医院属于违反日内瓦公约的行为。其实,具备现代医学知识的医护人员在抗战初期的中国总共也没有多少人,缺医少药是当时全国都面临的实际状况。就以国军来说,当时名义上整个国军,包括中央军和地方部队在内,总共大约有2.8万医护人员。但这只是公开的数字,因为这其中,真正具备现在我们所认为的医生的资格和知识、能力的人,大约只有一两千人,其他人都是只会爆炸止血,进行简单的战场救护的护士,甚至连达到现在的护士的医学知识水平的人都很少。所以,不仅《亮剑》中独立团没有出现医护人员,而且在《我的团长我的团》里,也没有合格的医护人员,在进行战场救护的,实际上是个兽医,根本没有给人做过手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以抗战开始时整个国军,包括地方部队和中央军部队在内,大约三百五十万人来算,就以当时具备合格的现代医学知识的军医的数量的上限,也就是两千人来算,那么这就意味着,大约相当于国军平均每2800人到3000人才能配备一个合格的医生,而这基本上就是当时国军一个齐装满员的正规团的额定人数了。日军中,当时这个比例大约是平均每三四百人就有一名合格的医生,请注意,这是医生,不包括护士。而在欧美等工业化国家当时的军队里,基本平均每一两百人就有一个合格的医生,比如美军大约是平均150人就配备一个合格的医生。相比之下,中国当时具备现代医学知识的医护人员严重缺乏,军队同样也非常奇缺,只能做到相当于一个团才配备一名合格的医生。就这,还只是理论上的,实际上根本做不到。因为当时的国军也是一样,军医是主要集中在野战医院里的,师级以下单位都没有医院,只能进行简单的伤口处理。而且,地方部队连师级单位都不一定有合格的军医,一旦负伤,只能在地方医院寻求救治,而当时这种医院多数是西方教会之类机构开办的医院。因此,在淞沪会战时,比较高级的军官,大致就是将级军官一旦战场负伤,才有机会进入当时上海租界里的教会医院进行救治,其他人只能由军队的野战医院进行救治,但实际上是做不到的。尤其是在当时中国自身不具备生产现代药品的能力,比如奎宁、青霉素等药品,都必须从国外进口,在国内属于紧缺物资,很少能找到,也根本不会用来救治普通士兵和基层军官。因此,在当时的国军中,其实也一样,相当多的战斗减员都是轻伤无法救治,导致伤口化脓,逐渐恶化,最后死掉的。尤其是在国军撤退的时候,伤员基本上就不管了,都扔在战场上,让他们自生自灭去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