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约15米、重达80吨的智能采煤机在煤层工作面上来回切割,通过自动传送带,开采出的煤炭从2.8公里深的矿井中,源源不断地输送至储煤仓内。7月6日,记者来到贵州安晟能源有限公司的黔西青龙煤矿,在企业调度监控中心,整个矿场生产情况及设备参数实时显示在大屏幕上,井下整个生产过程实时监控。
青龙煤矿生产副总经理杨佳鑫介绍,通过采煤工作面智能化系统建设,采煤机可以根据技术人员的1次操作,自动进行之后多次的“记忆割煤”;矿井下的液压支架能够自动跟机移架,保障安全的同时兼顾生产效率;智能化自动喷雾装置及时提供降尘措施,减少工作环境污染。
青龙煤矿的智能采煤得益于贵州实施的“揭榜挂帅”举措。
贵州安晟能源有限公司联合中国科学院何满潮院士科研团队,“揭榜挂帅”联合攻关省科技重大专项“110、2GN00工法智能化技术和装备”项目,旨在解决传统采掘失调、预留保护煤柱造成资源浪费等问题,研发的智能化装备,最大程度减少采面工作人员,不仅提升安全生产水平,释放劳动生产力,也为下一步全矿井实现无人化开采奠定基础。
实行“揭榜挂帅”发布技术榜单以来,贵州引进智力资源和前沿技术,借助全国力量解决贵州难题。仅在煤炭工业领域,先后发布了3批8个技术榜单和“煤矿井下5G技术应用示范”重点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指南,悬榜招才攻克长期以来制约贵州煤炭转型升级的关键技术。
“2017年、2019年、2020年,省科技厅分别发布了煤炭机械化、智能化改造领域、‘关键4%’煤矿机械化开采等三个技术榜单,共吸引30余个团队申报,并完成了遴选、立项等相关工作。”省科技厅高新处处长冯卫东说,通过“揭榜挂帅”,突破了煤矿工作面无人开采、掘进面少人开采等关键技术,2020年,贵州实现煤矿100%回采机械化。
在黔西青龙煤矿,2017年5月开始实施智能机械化建设,改变了过去煤矿生产人与恶劣的井下环境短兵相接的情况,安全成效显著,工人劳动强度大幅下降,采煤工作面及矿井生产辅助共减员98人,每年节约人工成本936万元。
对煤炭采掘工作面实现智能化与无人化有同样感受的还有贵州盘江煤电集团技术研究院总经理祖自银,“智能化是煤矿实现高产高效的必由之路!”。
盘江矿区地质构造异常复杂,褶曲、断层直接破坏了煤岩体的完整性,采煤工作面长度短、推进快,导致辅助运输线路延伸或迁移频繁,煤矿巷道坡度大、转弯多,辅助运输种类多样,使用人员多、效率低、安全隐患突出。
盘江煤电联合中国矿业大学、安徽理工大学、常州科研试制中心等单位“揭榜挂帅”,申报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复杂地质条件煤矿辅助运输机器人”、省科技厅重大专项“基于工业互联网的煤矿智能采掘技术”。
目前,盘江煤电正在积极构建“盘江云”集团管控系统。祖自银说,通过“盘江云”的协同管理,不仅可以提高办公效率、降低运营成本、规范企业的经营管理,更能够解决供应链管理部门间相互协调难点,将供应链业务流程、供应链业务数据、库存数据集中统一,降低库存管理成本和资金积压,以及采购成本,推动煤炭生产“少库存”“零库存”。
冯卫东表示,通过技术榜单实行科技创新,不断推进煤矿智能化发展,已成为引进智力资源和前沿技术、冲出技术洼地的有力措施,传统产业焕发新活力,贵州逐步蹚出了一条以科技创新助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道路。(记者 张凌)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