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丁丽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黛妮丝是我的朋友,我们是很好的朋友。我俩是在奥尔巴尼天主教主教堂,主教的办公室里认识的。

我曾经在一个天主教设立的非盈利机构工作,由于工作上的原因,我有几次要到当时主教霍华德·詹姆斯·哈伯德 (Prelate bishop Howard James Hubbard)的办公室请他签文件。那天我按预约去他的办公室后,他的秘书对我说:很抱歉,主教临时有事出去了,要过一会儿才能回来。无奈我只好坐在那等。正在我万般无聊地在那闭目胡思乱想时,忽听到有人敲了一下门框(门是开着的,敲一下只是为了礼貌),进来的是下一个有预约的人。秘书客气地把对我说的话对她重复了一遍后,就又回她的办公室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刚进来的那人走到我旁边的一把椅子前,她没有坐,站在那儿边伸出右手和我握手,边自我介绍说,她叫黛妮丝,在州政府的xx部门工作,是做秘书的。奥尔巴尼市是纽约州府所在地,州政府雇员随时都会碰到。我曾在当地的一家报纸副刊上读到过这样的段子:在奥市,你所认识的人里,每人都会有亲戚或朋友在州政府工作,如果没有,起码也会有在联邦政府,市政府或县政府工作的。

我眼前的黛妮丝,看起来已经是人到中年,但依然身材均匀,容貌俊美,精巧的鼻子,微微上翘的下巴,闪闪发光的黑眼睛和短短的黑发使她显得又精神又自信。当她听完我自我介绍后,她提议我们到教堂的小院子里去等。那个院子有几棵树,中间一小片草地,周边有石凳。我俩在那条对面能看到主教办公室的石凳上坐下来,闲聊等侯。原来,我俩的工作单位是在同一条街上,相距不到五分钟的车程。分手前我俩交换了联系方法,并约定改天到我俩办公地点中间的饭店吃午餐或去那里的一间咖啡馆吃点心喝咖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几次的午间聚餐和中午咖啡,我对黛妮丝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她出生在一个天主教的家庭,母亲是爱尔兰后裔,父亲是法国人,她是六姐妹中的老五。高中毕业那年,碰上纽约州政府到他们的学校招收打字员,她被挑中,转身成了政府雇员一直干到如今。

她是个虔诚的天主教徒,五十几岁,单身。她告诉我,她高中时有个sweetheart, 他们相爱了很久,曾经订了婚,可他们终究因为得不到她的父母的祝福,而没能成婚。她的父母不同意他们结婚的理由只为两人的宗教信仰不同。她的未婚夫是犹太人,而她信天主教。黛妮丝没觉得这是个事儿,可她的母亲却死活不准她与他结婚,并因此久病不起。直到事情僵到有一天她的父亲对她说:黛妮丝,你知道吗,你这是在杀你的母亲,这样下去她不会活很久了。无奈之下,她取消了婚约。伤心绝望的她,加入过女修会,想成为修女,可后来她发现她根本无法忍受女修会那压抑人性的环境,就退了出来。但她仍选择了一生不婚不嫁。我曾问她是否恨她的母亲,她说不恨。她告诉我,后来为了能方便照顾她年老了的母亲,她把房子买在她母亲住房的对面。她说她母亲过世前的两年,不能自理,而由于她没有家庭牵挂,她几乎是一人承担起照料母亲的事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她还告诉我,同男友分手的第十五年,她参加过他的婚礼。她说那天她自己曾想像着那穿着婚纱的新娘就是自己。

一天,黛妮丝约我陪她到奥尔巴尼天主教主教堂去一下,说是为了私事儿,希望不要占用工作时间。大教堂离我俩工作的地点较远,来回一个小时的午餐时间是不够的,我另外请了一个小时的假。我们在教堂的走廊里见面后,黛妮丝告诉我她是专门来为她的那曾经的未婚夫来祈祷的。他是位一型糖尿病患者,近日肾脏衰竭加重,他在排队等换肾。她祈祷他能尽快得到与他相配的肾脏。我随她进入了一间小祷告室,那里面有笔和裁好的小纸片,祈祷者把要祈求的事写在一张纸片上,放进一个竖立的盒子里,然后跪下祈祷。黛妮丝问我是否有要祈祷的事儿,如果有就写下来,我俩可一起祷告祈求。她提醒我说,写好后不要署名,因为神知道每个人所向他求的事项。多么虔诚的天主教徒啊!愿她如愿,我含泪祈祷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1年7月8日

☆作者简介:丁丽萍,女。笔名,萍水相逢,山东烟台人,现居纽约上州。于上世纪80年代末留美, 曾两次自驾走遍了除夏威夷和阿拉斯加外的美国各州。是一名工作时尽心尽力,闲下来喜欢写写画画,种花弄草的人。文章散见于人民日报海外版 (副刊),及其它文学刊物和公号平台。

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作者及出处

编辑:易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