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真的很有眼光,很有远见,一下子就看到了国家重点关注的产业。”

听到这样的话,你是否会开始觉得自己独具眼光,才能无限?

“加入我们,一切我们负责,你只管拿‘睡后’收入,躺着挣钱。”

听到这样的话,你是否开始蠢蠢欲动,想为自己的“战略眼光”投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果是,那就要当心了。你可能走入了共享充电桩的新型骗局之中。

有人甚至投资上百万,最后竹篮打水一场空。

央视记者在一家社交平台上,发现一个名叫“王美人新能源充电桩招募合伙人”的账号。

账号负责人告诉央视记者:只要认购一根充电桩18万元,按照一度电收0.4元的服务费,一台120千瓦的充电桩一天使用5小时计算,一个月一根充电桩的服务费为7200元,其中投资人可以分得60%,也就是4320元。

然而记者在调查后发现,“王美人”所在的领充创享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和充电桩上标注的公司根本不是一家公司。领充公司的宣传资料显示,公司拥有400多项与充电桩有关专利技术和17位院士的加持。实际上记者在天眼查的系统中查询后发现,这家成立于2020年7月的领充创享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名下并没有显示持有专利。

更可怕的是,合同上有关充电站配套设施收益的具体条款,与工作人员在宣传材料和口头承诺的并不一致。律师提醒这可能就是个集资诈骗案。除了这个项目存在虚假宣传以外,还有可能存在更严重的问题,也就是一个桩多卖。

对此网友也纷纷表示,现在的骗子骗术越来越高,大家还是要擦亮双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充电桩产业为何频频出骗局

关于充电桩生意的诈骗事件不是第一次。

央视记者还爆料到,2018年10月,天津的董先生就和一家叫做“途客”的公司签订了合作协议,花160万元投资了充电桩。但仅仅半年后,这位董先生就从每月坐等收益变成了“公司跑路,不得不报警求援”。

2020年10月,重庆市潼南区人民法院宣判了一起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涉案企业打着新能源的旗号,向当地百姓大力宣传认购模式。同样情况的是,当大部分受害人开始发觉时,公司早已人去楼空。

多起诈骗案的背后其实是我国充电桩建设广大的发展空间。

权威报告显示,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已经连续5年位列世界第一,到2020年底有望实现500万辆的保有量目标,预计到2030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将达6420万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目前全国充电桩基础设施累计数量为141.8万个,车桩比例大概是3.3:1,根据车桩比1:1的建设目标,未来十年,我国充电桩建设存在6300万的缺口。

因此,如此大的市场前景让很多不法分子动了歪心思。

充电桩生意好做吗?

对于电动汽车来说,充电桩是刚需,然而在新能源汽车突飞猛进的同时,与之配套的充电桩建设却稍显落后。对于很多人来说,看到了新能源汽车行业的迅猛发展,再看到如此广阔的市场空间,难免会想加入。投资者在选择项目时,一定要做好调研,调查好当地的市场,选择自主研发生产、质检合格的充电桩产品,认准有完善的售后运营支持的平台的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