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纪委监委网站截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云南省纪委监委网站截图。

彩云网评特约评论员 陶国芬

据云南省纪委监委消息:玉溪市人民政府副市长贺彬因在玉溪市通海县杞麓湖污染治理有关问题中涉嫌严重违法,目前正在接受监察调查。

网络有句流行语:某某不可怕,就怕某某有文化,意思是一般的罪行会有法律来制裁,并不可怕;而有文化的犯罪行为,善于伪装自己,擅长钻法律的空子,逃避法律的制裁,隐蔽性更强,危害也就更大。这句话套用到玉溪市副市长贺彬身上也颇贴切。

杞麓湖是云南省九大高原湖泊之一,是玉溪市通海县的重要水源,对于这样一个“母亲湖”,理应加倍呵护。然而,杞麓湖的水质长期为劣V类,水污染问题十分严重。贺彬作为专家学者型官员,理应运用自己的专业素养,更好地为玉溪生态环境保护做贡献,但他却把专业精神和科学素养用错了地方。

据披露,贺彬作为分管玉溪市环保和三湖治理的领导,在杞麓湖治理中,为了应付检查,让相关部门检测水质时能够达标,利用职务便利、专业知识,进行精准地、精细地谋划、策划,自导自演了“柔性围隔”这一贪腐、虚假项目,并发动一批专家为造假工程“科学论证”,找理论撑点,因为此项目有专家学者型官员主持,又有“深厚”的学术背景,故更具迷惑性,贺彬一帮人得以蒙混过关,并牟取不义之财,不仅严重违法违纪,也使杞麓湖水质长期得不到改善,对国家的财产造成了巨大的损失,还带偏了一批专家,最终也毁了自己。

事发后贺彬忏悔:“在杞麓湖柔性围隔建设当中,因为收受了不法商人的好处,长期被他给予的红包、礼金诱惑,这是非常恶劣的行为,对杞麓湖造成更大的污染。”的确,所谓的杞麓湖“柔性围隔”,既是环境治理问题,也是反腐败问题。一些党员干部、商人老板、专家、掮客等勾肩搭背,形成利益团伙,权力、金钱、技术之间相互渗透、掩护,沆瀣一气,把魔爪伸向国有资金和重大项目,进而造成了“杞麓湖之殇”。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生态文明建设能否落到实处,关键在领导干部。而权钱勾结的潜规则不啻为伪专家、伪科学,为害一方,环境治理中的“虚假论证”、贪污腐败无异于二次污染,必当穷追猛打。希望其他部门、其他地区都以此为戒,举一反三,从严治党,从严治吏,构建亲而有度、清而有为的政商关系,严厉查处环境治理中的贪腐行为,才能保护我们的青山绿水“金山银山”,维护政府公信力。

相关评论:

1.【环保督察】用好督察“利剑”守护绿水青山

2.【环保督察】确保生态环保督察落地见效

3.【环保督察】环境保护不能有半点含糊

4.【环保督察】让“高原明珠”得到最严保护

5.【环保督察】立行立改诚可贵,心中有戒价更高

6.【环保督察】以“排头兵”姿态重抓问题整改

7.【环保督察】人人参与才能守好绿水青山!

8.【环保督察】别把单手拔“树”当笑话

9.【环保督察】生态环保理当“重典治乱”

10.【环保督察】真刀真枪抓好问题整改

11.【环保督察】生态环保需要久久为功

12.【环保督察】“河长制”为何实现不了“河长治”?

13.【环保督察】人人都应守住生态红线!

14.【环保督察】动真碰硬狠抓环保整改

15.【环保督察】以“革命”之举守护湖泊健康

16.【环保督察】让“前车之鉴”成“后事之师”

17.【环保督察】严肃追责问责 守好“人民的心”

18.【环保督察】“假药”永远治不了真病

19.【环保督察】生态保护不能留例外

20.【环保督察】保护好“高原明珠”要下狠功夫

21.【环保督察】以自我革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22.【环保督察】期待重拳之后杞麓湖再现澄碧

23.【环保督察】污染治理容不得半点虚假

彩云网评所登载的所有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欢迎关注彩云网评,投稿邮箱yncywp@163.com,稿费从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