黥刑是上古五刑之一,行刑方式是在犯人脸上刺字,之后涂上碳墨,让刺的字成为擦洗不掉的永久符号,不仅让人承受皮肉之苦,还会给以巨大的精神折磨,在秦末汉初时期,曾经有一个人受过此刑,而且这个人后来还裂土封侯,成为了汉朝的异姓诸侯王,他的名字叫做英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汉高祖刘邦在消灭掉项羽之后,曾想延续秦帝国的中央集权制度,但是由于当时的功臣良将和六国旧贵族非常眷恋旧制度,渴望能够继承封地,而当时的刘邦,又没有抗衡他们的实力,刘邦心里明白,虽说中央集权有不可替代的优点,但是如果剥夺了这些人继承封地的权利,那么这些人还会剩下多少忠诚呢?所以在万般无奈之下,刘邦只能在汉帝国的领土上,分封了七大诸侯王,而淮南王英布,就是其中之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淮南王英布的一生,可谓是充满传奇,年少时期曾有人给英布看过相,说他会在受刑之后称王,没想到到了壮年,英布竟然真的犯了法,按照秦律被处以黥刑,由于先前曾预言他会受刑后称王,所以行刑时英布非常开心,让行刑的官吏非常纳闷。不过正如看相人所言,后来英布跟随吴芮聚集千人投奔项梁反秦,由于英布骁勇善战,每次打仗都是位列众军之首,不久便因军功被封为当阳君,后来跟随项羽大败章邯,坑杀章邯部下秦军二十万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公元前206年,项羽戏下分封诸王,英布被封为九江王,后来楚汉之争爆发,英布本打算保持中立坐山观虎斗,后来被刘邦派使者游说,选择投奔刘邦,被刘邦封为淮南王,项羽死后,刘邦称帝,英布成为异姓诸侯王之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是几年之后,刘邦为了实行中央集权,开始着手清除异姓诸侯王,韩信和彭越先后被杀,英布知道下一个目标就是自己,所以便先下手为强,提前起兵谋反。在造反之初,作为汉初三大名将的英布给刘邦制造了不小的麻烦,先是向东灭掉了荆王刘贾,随后又渡过淮河占领楚地,一直打到蕲县以西与刘邦所率的部队相遇,由于英布的军队士气正盛,刘邦只能暂避锋芒躲在庸城的壁垒坚守,刘邦站在城墙上看见英布的排兵布阵颇有项羽的影子,非常的生气,远远地质问英布;“何苦要造反呢?”结果英布长枪一指,说了一句:“欲为帝耳。”意思就是:我造反当然是想当皇帝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令英布没有想到的是,他这句气刘邦的话,虽然成功把刘邦气够呛,但同时也把汉军给惹火了,所以在随后的大战当中,汉军战斗力猛增,打的英布落荒而逃,后来被长沙王吴回诱骗到番阳杀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