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1924年底,为了探索中国革命新的道路,毛泽东回到韶山开始尝试组织农民运动。

毛泽东探亲访友,召开各种座谈会,了解农村的情况,并开办了20多所农民夜校,教农民识字、珠算,对农民进行马克思主义的启蒙教育。他还亲自发展了韶山的第一批中共党员,创建了党的基层组织,看到了农民身上蕴含的巨大力量。

1925年秋,32岁的毛泽东来到湖南长沙,重游橘子洲头,面对奔涌不息的湘江和对岸岳麓山上大片的枫叶,他触景生情,写下了脍炙人口的《沁园春·长沙》。

听党史专家讲述

《沁园春·长沙》的创作背景

从1913年开始,20岁的毛泽东在湖南第一师范学校做了五年半师范学生。在此期间,他用“二十八画生”做笔名征友,结识了一大批志同道合的朋友——蔡和森、李维汉、周世钊、何叔衡等。他们一起讨论、一起做社会调查,探索中国的前途。

在长沙,蔡和森的住所是他们经常聚会的地点,也是在这里,踌躇满志的年轻人建立了“新民学会”,“改造中国与世界”是他们的青春抱负。“新民学会”是革命运动在湖南的核心力量,也为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做出了思想理论探索和干部准备。

“ 青年毛泽东的这一段经历,给我们今天的青少年树立了一个非常好的榜样。他启示我们,不但要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而且要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要心怀天下。”

——党史专家卢勇

《沁园春·长沙》记录了青年毛泽东的风华正茂与浩然壮志。上世纪60年代初,画家李可染取毛泽东“万山红遍,层林尽染”词意,创作了国画《万山红遍》。

朱砂覆彩 气势撼人

点击视频,观看精彩点评

国画《万山红遍》采用了一种顶天立地的构图方式,巍峨的山峰占据了画面的中心,凸显出群山之气势撼人。

为了表现“遍”字,李可染大胆创新以墨为底,用大面积的红色覆彩。

李可染先生为了打破大面积红色带来的沉闷和压抑的感觉,在画的左侧,层层叠叠的山峦之间,画出了树木与瀑布。

白色的飞瀑、白色的溪流以及掩映的白色的瓦屋,使得整幅画作气息通透,流露出一种摄人心魄的灵气。

画面前景中描绘的红色的树木如同剪影一般,将光与色进行巧妙结合,是整幅画作色彩最浓重的地方,也是红色使用纯度最高的地方,成功地点出了毛泽东主席所说的“万山红遍,层林尽染”的诗情画意。

李可染在整幅作品创作完之后,又把“万山红遍,层林尽染”这两句话作为题跋书写在画的右上角,成为这幅画的点睛之笔。

这幅画作也充分体现了李可染先生上世纪60年代开始追求的艺术理念:可贵者胆、所要者魂。

“ 何为‘可贵者胆’,其实就是艺术家的胆量。可染先生说,自己为人要谨慎要严谨,但是作画要大胆。‘所要者魂’,‘魂’就是艺术之魂。李可染要为祖国的山川立传的理想,就是他的艺术之魂。”

——美术专家吴洪亮

为祖国河山立传!

1907年,李可染生于江苏徐州。1929年,他考入位于杭州的国立艺术院研究部,同时学习中国画和西画,后来又跟随齐白石、黄宾虹两位大师学习。

当李可染开始创作《万山红遍》时,以反映现实生活的西方写实绘画成为主流。有些美术学院里,中国画甚至暂停了授课,李可染也被安排去教授水彩课。

从1954年开始,他走遍祖国各地,寻找他心中的创作源泉。黄山的千尺飞瀑、漓江的如烟盛景、雁荡的叠嶂山峦,幻化成画家笔下的万千丘壑。李可染终于寻找到了突破多年创作困局的灵感。

“ 他老跟我说,我就到祖国的大自然里去,祖国的山水是这么壮丽,我要为祖国河山立传。”

——李可染的弟子 孙美兰

直面时代,让中国画重获生命力。李可染找到的突破口,就是“为祖国河山立传”。大胆创新,融汇中国传统和西法的“李家山水”,成为中国新山水画的一座高峰。在暮年,李可染特地请人刻了一枚印章:“东方既白”。对印章“东方既白”,李可染说:“有人认为中国画已经走向穷途末路,而我从东方,我看到了曙光。”

笔墨当随时代,今天距离李可染创作《万山红遍》已经过去了近60年,但“为祖国河山立传”的艺术观念,却永远不会过时。

莫把丹青等闲看,无声诗里颂千秋。2021年6月22日,美术经典中的党史主题展在国家博物馆开幕。

100幅震撼人心的丹青画卷,如一颗颗珍珠串起了建党百年的重大历史事件、杰出历史人物和优秀共产党人;如一幕幕恢弘壮阔的视觉史诗,让百年奋斗的精神标识在历史和艺术的长河中熠熠生辉。

文运同国运相牵,文脉同国脉相连。党的十八大以来,广大文艺工作者把艺术理想融入党和人民事业之中,为党写史、为民族铸魂、为人民立传,用艺术的力量展现历久弥坚的初心使命。

盛世丹青写史诗。更多无愧于伟大时代、伟大国家、伟大民族的优秀作品正在不断涌现。

毛泽东在湖南一师的这段生活和学习经历,对他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国画作品《万山红遍》还有哪些突破性的艺术特点? 让我们跟随中共党史专家卢勇、美术评论家吴洪亮一起,了解《万山红遍》背后的故事!

敬请关注

CCTV-1

7月12日 22:30档

美术经典中的党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