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安徽师范大学安徽大学安徽师范大学

2017年,国家双一流名单正式出炉,结果自然是几家欢喜几家愁。京津冀地区在这场高等教育洗牌中大获全胜,以40所双一流的数量遥遥领先其他地区,成为我国优质高等教育资源最为密集的地区;长三角三省一市拥有35所双一流高校,紧随其后。除此之外,综合实力仅次于清北二校的华东五校全部位于长三角地区。优质教育资源的分布在长三角地区并不均衡,江苏和上海分别有15和14所高校进入双一流建设名单,仅次于北京。但浙江和安徽仅有3所高校进入双一流名单,与北上苏三地相差较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除此之外,浙江和安徽的高等教育现状同样十分相似。在省内,浙江和安徽都拥有一所巨无霸顶尖大学(即浙江大学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且省内第二梯队高校的实力都与顶尖高校的实力相差较大,实力分布也极不均匀(浙江工业大学和合肥工业大学)。因此,浙江和安徽两省都将争创双一流作为提升两省高校实力的重要抓手。

除了大手笔抓现有高校的建设外,浙江还超常规的建设了西湖大学和之江实验室等科教机构,以求在短期内提升浙江高校的整体实力。但与浙江的财大气粗不同,安徽只能将资源投入现有高校的建设中。而合肥作为国家综合性科学中心,驻肥高校自然是安徽的重点建设对象,相比其他地市的高校自然可得到更多支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因此近期以来,以安徽理工大学为代表的非省会高校近年来积极融入省会合肥,通过建设研究院和校区的方式争取省会资源。近日,安徽师范大学将合并肥西师范学校,建设合肥校区的消息得到了安徽师范大学和合肥方面的确认。这意味着,作为原国立安徽大学嫡系的安徽师范大学在暌违70年后将重回省会办学,对安徽师范大学势必起到强势助推作用。

国立安徽大学的真正传人——安徽师范大学

安徽师范大学是安徽建校最早的高等学府,前身是1928年创建于安庆市的省立安徽大学(1946年更名为国立安徽大学)。在国立安徽大学的历史上,刘文典、郁达夫、朱光潜、陈望道、姚永朴和陶因等著名学者都曾在此执教,一时间著名学者云集,卓然巨藏。1946年,原国立安徽大学在复校后设立了文、法、理、农四个学院,内含12个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49年12月,国立安徽大学成建制迁至芜湖。经过院系调整之后,安徽大学由四个学院改为两个学院(师范学院和农学院)。1954年,安徽大学校名和建制被撤销,其所属农学院、师范学院分别独立为安徽农学院(今安徽农业大学)和安徽师范学院(今安徽师范大学)。同年9月,农学院迁合肥独立建校,安徽师范学院承袭安徽大学的所有财产、图书、物品、人事等在芜湖赭山南麓继续办学(即国立安徽大学校史合法继承者)。

安徽师范学院在同时赶赴合肥建设校园,但由于形势变化,安徽方面最终决定让安徽师范学院继续留在芜湖办学。则以安徽师范学院在合肥建设的校园为基础筹建“合肥大学”,安徽师范学院则抽调了物理系支援。但时也命也,彼时的合肥大学在阴差阳错之下被题写为安徽大学,由此改名为安徽大学。因此安徽师范大学也失去了复名为安徽大学的可能性,也失去了到省会合肥办学的可能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安徽师范学院后又历经皖南大学和安徽工农大学几个办学阶段。1972年,学校正式定名为安徽师范大学。

合肥校区即将落地,有望回归合肥?

近日,安徽师范大学发布了《学校校区功能布局调整和完整工作方案》,该方案提及合肥校区设置及规划初步方案。经相关媒体求证,证明安徽师范大学将合并肥西师范学校,并以此为基础建设合肥校区,先期布局两个学院,并招收本科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客观来说,在合肥建设合肥校区,可谓圆了几代师大人的梦。早在王伦校长治校时期,就有在合肥设置安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分校、大学本部分校、研究院的规划,可惜终究因为种种缘由而抱憾无疾而终。因此,此番安徽师范大学新校区落地合肥,不仅圆了王伦校长的省会办学梦,更圆了老一辈安徽师范学院前辈去省会办学的梦想。但安徽师范大学落地合肥,也绝不意味着安师大将舍弃芜湖,而将本部迁往合肥。恰恰相反,建设合肥校区只是安师大为破解区位劣势的主动奋进之笔。

首先,安徽师范大学合肥校区初步意向设立两个学院,即特殊教育学院和学前教育学院。这说明,安徽师范大学的主干学科仍在芜湖,近期没有搬迁的可能性。此外,肥西师范学校仅有几百亩的校园,当下面积过小,无法承载安徽师范大学作为主校区。

芜湖

此外,尽管合肥发展迅速,安徽投入也极高,但合肥高等教育的格局已基本稳定。安师大想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和安徽大学等驻肥高校虎口夺食也殊为不易。所以,安徽师范大学此番建设合肥校区,最好的选择是作为一个增长点,而不是选择全押。且芜湖一直以来都是安徽第二城,在安徽实力仅次于合肥。所以与其到合肥与各高校一较短长,更好的策略应该是做精芜湖主校区,做强合肥校区。让合肥校区成为安师大人才引育和科学研究的高地,与芜湖主校区差异化发展。而安师大也势必整合芜湖与合肥两个校区的地理和政策优势,充分利用各方资源积极进取,争创一流大学。

而这对合肥国家级综合性科学中心的建设来说也是重磅利好,安徽师范大学虽然学科优势相比不突出。然而杰青等顶级人才校友当选率却十分抢眼,人才培养质量极高,这也必将对合肥的进一步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