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思想家胡适曾如此评价道:“李汝珍是一个留心社会问题的人。这部《镜花缘》的结构,很有点像司威夫特的《海外轩渠录》(今译《格列佛游记》),是要想借一些想象出来的‘海外奇谈’来讥评中国的不良社会习惯的。”

格列佛游记》是英国18世纪前期著名讽刺小说作家乔纳森·斯威夫特的名作,是以船长兼医生的里梅尔·格列佛的口气叙述了周游四国的经历,而他的第一站是小人国,国内党派之争势不两立,想的不是战胜对方,而是奴役对方。

并且斯威夫特非常直白地在第二卷中指名道姓的批评英国,而在大人国中格列佛被一位农民捉住,将他带到了全国各大城市展览,又在无利可图的时候把格列佛卖给了皇后,斯威夫特除了批判英国的政客,抨击当时因果鹅各种制度及政教措施,还讲述了英国社会的一些现象,唯利是图的商人把人当成赚钱的工具,以满足“正常人”的猎奇心理。

其实到了19世纪、20世纪前期,这样的现象愈演愈烈,一些原始部落因为侵略而走向了灭亡,甚至种族灭绝,于是西方世界又开始展览稀有的土著人,即“人类动物园”。

在第四卷,斯威夫特还谈到了“钱”,而人性往往是与钱财挂钩。但慧骃(马)国却是一个没有金钱、没有军队警察的过度,格列夫则向他的马主人说道:

“那里的耶胡认为,不管是用还是攒,钱都是越多越好,没有个够的时候。因为他们天性如此,不是奢侈浪费就是贪得无厌。富人享受着穷人的劳动成果,而穷人和富人在数量上的比例是一千比一。因此我们的人民大多数被迫过着悲惨的生活……”

英国则是世界上最早完成工业革命的国家,并且通常认为它发源于英格兰中部地区,是资本主义工业化的早期历程,但不管是英国工人哈格里夫斯发明了珍妮纺纱机,还是英国人瓦特改良了蒸汽机,事实上,《格列佛游记》的作者斯威夫特并没有亲眼瞧见,他于1745年离开了人世,但通过他的名作,却又引发了读者更多的思考。

在第三卷中,斯威夫特则讽刺了脱离实际、沉溺于幻想的科学家,荒诞不经的发明家和颠倒黑白的评论家、史学家等。比如科学院的研究者们在研究如何把冰块提炼成火药,培育无毛绵羊等,并不是惠及于民的研究。

斯威夫特的手法是犀利的,然而有意思的是,《格列佛游记》还展现出来了一个虚构的童话般的神奇世界,即使不谙世事的孩子们看不懂其中的含义,仍然会觉得这是一本有意思的书。

镜花缘》则是十八世纪末十九世纪初清代小说家李汝珍的名作,前半部分描写了唐敖等人乘船在海外游历的故事,后半部分则写了武则天科举选才女的故事,其中涉及到了妇女问题。众所周知,在封建社会中,女子不能像男子那般参加科举,要三从四德,甚至“女子无才便是德”的说话一度盛行。

在《镜花缘》中,李汝珍主张男女平等,女子也应该自幼读书,和男子同样参加考试,并且反对缠足、穿耳等。在“君子国”中,李汝珍便提出了十二个社会问题。另外,李汝珍还反对八股文,批判了当时的科举,否定了贪赃枉法的封建官场和尔虞我诈的现实社会,讽刺了那些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所谓浮生,还有喜欢装腔作势的学究先生。

并且李汝珍除了把夸张的手法运用得恰到好处,他还用到了漫画手法,更直白的起到了讽刺的作用。

《格列佛游记》和《镜花缘》有许多相似之处,都在书中创造出了各种各样的虚构的世界,揭露了当时社会的种种,反对剥削,讲到了金钱,唯利是图的商人等,不过两者也有诸多不同,当然这也是英国社会与晚清社会的不同,东西方文化的不同所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