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封面新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余长洋 景飞呈封面新闻记者 谢颖

川陕革命根据地红军烈士陵园,坐落于四川省巴中市通江县沙溪镇王坪村,是全国安葬红军烈士最多、规模最大的红军烈士陵园,长眠着25000多名红军烈士。

通江县公安局沙溪派出所副所长李柱,出生于“警察世家”,他的爷爷、父亲均以人民警察为职业。12年前,父亲将接力棒交到他手上,李柱扎根这片红土地,保护一方平安,守护烈士英魂。忠诚、奉献、为民已经渗进李家三代人的血脉。70余年,爷孙三代接力描绘出了一副美丽的“警察世家”画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左一为李柱的爷爷、中间为李柱的父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爷爷:新中国第一代警察 家族的标杆

李柱的爷爷李效先,1930年出生在山西省五寨县。抗日战争中,面对父亲和大哥的牺牲,12岁那年,作为家里“顶梁柱”的他毅然拿起大刀长矛参加了革命。李效先194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9年编入贺龙领导的18兵团南下解放大西南,奉命到通江县宣告解放及创建地方政权,是当时通江县公安局的五名组建者之一。

作为新中国第一代警察,1950年以来,李效先先后担任过通江县公安局局长、县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县政法委书记、县纪委书记、县人大主任等职。

“这是爷爷24岁的照片,简直太帅了。”李柱翻出手机里爷爷照片,那时公安还没有专业的制服,一身整洁的军装把人衬托得格外精神。

五十年代的通江县,治安极为复杂,特务、土匪、流寇活动猖獗,李效先破过很多大案要案,提到他的名字,犯罪分子心惊胆颤。李效先对国家和职业的忠诚,成为了家族的标杆,他的传奇故事,李柱一直引以为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父亲时代:38年坚守一线 学习的榜样

1957年出生的李建刚,受李效先的影响,22岁时走上了从警之路。当得知儿子进入公安系统从事侦查工作时,李效先将自己的书籍、笔记本收拾了整整一箩筐作为传家宝送给李建刚。几年过去,字字句句,李建刚耳熟能详。

“侦查源于生活,生活讲究细节,细节决定命运。”这是父亲写在笔记本上的工作心得。李建刚由此讲述了他警察生涯中的一件得意之作。

有一年,董溪河边发现一具尸体,专案组几次侦查无果而返。办案民警束手无策后请来了李建刚,李建刚在检查尸体时发现,死者头部有很多半圆型创口,而且案件又发生在夜间,身上钱物均在。通过一番分析 ,顿时让李建刚恍然大悟,直言判断,此人为同伙所害。按照李建刚的思路,重新调整侦查方案,果不其然,死者和另一年轻男子同路做银耳生意,因开玩笑言语激化矛盾,男子用手电筒砸死者头部,将其打晕后推河致死。犯罪嫌疑人很快被绳之以法。

1983年,通江开展治安“严打”工作。村民徐某称霸铁佛镇武一村,当地百姓苦不堪言,领导点名李建刚以特派员身份挂帅出征,用了整整一个月时间,李建刚一边宣讲政策,一边搜集村霸欺压百姓的证据,终于在当年底将徐某等人全部法办,被评为“严打先进工作者”,后来成长为通江县公安局领导,2017年退休。

从警38年,李建刚记“三等功”一次,多次获得省、地、县各种荣誉。那时,年幼的李柱心里就有了当警察的梦想:“一定要以爷爷和父亲为榜样,不给警察世家丢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李柱:接力传承警察事业 彰显为民本色

如今,李效先已逝世,李建刚华发丛生,警察世家的接力棒传到了李家第三代人李柱的手中。

大学毕业后,李柱放弃了北京高薪待遇的工作,毅然决然回到了通江。2008年,他参加了巴中市警察招录考试,通过层层选拔,如愿实现了儿时的愿望,成为通江县公安局诺江派出所一名基层民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15年,通江县境内连续发生多起破坏卷帘门入室盗窃名贵烟酒案,刑侦大队迅速成立以李柱为主办人的专案组,综合利用图侦、情报、痕迹等手段,成功抓获以吴某某为首的犯罪团伙,为人民群众挽回经济损失30余万元。

从警12年的李柱已经成长为通江县公安局沙溪派出所副所长。距离派出所不远处,就是25000余名红军烈士的安息之地。李柱和同事们全力守护陵园、维护辖区治安,做好重大活动的安保,默默地用青春和奉献让警徽熠熠生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