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日9时22分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发射升空。聂海胜、刘伯明和汤洪波3名航天员领命出征,向着光明·冲破云霄。这其中有已经出征2次的前辈聂海胜,出征1次的刘伯明,还有首次参加神舟飞船飞行的汤洪波,昨日他们的简历也冲上了热搜。大家纷纷对三位航天员卓越的经历表示敬佩的同时也惊呼:“厉害了,上个天竞争都这么激烈,一个博士,俩硕士。”尤其是本次担任指令长的聂海胜前辈。五十多岁仍奋战在一线,23年间,三次飞天,平均相隔约8年,他的每一次飞天都是一次宝贵的经验,聂海胜的每一小步都走在中国航天的一大步里。

三位航天员简历概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原来三位宇航员的学历不是硕士就是博士。现今57岁的聂海胜,是执行飞天任务中年纪最大,学历最高、飞的最远的中国航天员。

为什么年过半百的聂海胜依然能够三问苍穹?入选航天飞行员的具体选拔标准又是什么呢?

实际上,航天员乘组的选拔标准,不以经验和年龄论英雄。每次载人飞行航天员乘组的选拔都要重新洗牌,从零开始,这意味着无论是否有过航天经验,所有战友都将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因此他们需要承受一样的科目训练直到最后参加选拔,这就不得不佩服聂海胜的天赋和坚韧。

为了达到飞行标准,航天员需要完成基础理论、体质、心理、航天环境耐力与适应性、航天专业技术、救生与生存等八大类上百个科目的艰苦训练。如此高强度的训练挑战,对航天员的心理调试能力和专业技能都提出了严格的要求。

此次执行神舟十二号升空任务,相较于以往来说,在轨时间长、操作难度大、技术状态新,具体包括航天员一进驻核心舱,就要开始取出货包、拆卸、安装设备,对核心舱进行“软装修”,建立工作生活的环境,接下来还要进行出舱准备等等,因此,航天员还必须具备全面的空间站监控和管理的能力。

为了提升针对技术创新而进行的决策、计划、组织、指挥、协调与控制的管理能力,顺利担负2021年飞天使命,以及后续深入研究航天工程的重大布局与发展战略,3年前54岁的聂海胜选择持续进修学习,由北京来到上海读博士。

今年春天,聂海胜已经荣获上海交通大学航空航天学院博士研究生学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2021年研究生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上,身着航天员制服的聂海胜以视频方式与交大师生分享。

面对同届3400多名毕业生,聂海胜分享到:“我对飞行事业有着由心的热爱。通过这段继续求学生涯,自己实现了从专业型、实践型航天员,向研究型、学术型航天员的转变”。

充电进修的最终目的当然还是为了那份初心,即更好地服务衷爱的事业,实现自己的梦想,创造更大的社会价值。所以这条圆梦路径是:学习——创造——再学习——再创造的闭环过程,也是持续迭代的螺旋式上升过程。

2021年了,

还在相信“三十而立”的毒鸡汤吗?

不难发现,三位宇航员年龄最小的46岁,年龄较长的57岁。在神舟十二号发射之前,他们也只是为航天航空事业默默付出。

从很久之前开始,“三十而立。”这句话就成为了中国人为之奋斗的目标。

各大平台上,有想做的事却受困于年龄焦虑的人,也不乏可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方面,演变到现在变味的“三十而立”,原文出自孔子《论语·为政》,

其中“立”,是指自我人格的独立意识。

人格独立首要的就是要拥有独立的思考能力。面对是非对错可以独立判断,不受其他外界信息的干扰。

另一方面,古人的平均寿命27~35岁之间,40岁都算比较长寿的情况了,而现代人的平均寿命都在70~80岁,已然翻倍。

留给大家实现自我的时间实际上是变长了的。

所以无论是想重新学习新事物也好,想转行想创业也好,想辞职想考研也好,都不需要给自己设限。

年近五十的宿管阿姨也能靠自身努力实现自己的梦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所谓:“栽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而后是现在”。性价比最高的成长策略,是去学习。在快节奏的城市生活中想要实现自我往往需要迅速成长。才能不被淹没在忙碌之中。而学习是能带给人迅速成长的性价比最高的策略。且这种成长是多维度的,不局限于“知识”,更多的还在于能力和认知的提升。有时附带财富和学历的收益。

对于同一件事物,认知水平不同的人往往有截然不同的洞察与判断。这样的洞察和判断,影响着人的选择,最终走向完全不同的结果。举个例子,有人花一年时间在职考MBA。一方面在认知和管理能力上得到了密集的提升,见识到更大的世界;一方面优化和提高了自己的圈层和人脉质量,和很多优秀的人同行;另一方面还获得了研究生学历,让自己在现实竞争中更有优势,一举多得。这就是密集的、高效的、多维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