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3日,兰州市政府新闻办举行“畅交通”发布会。记者了解到,兰州轨道交通1号线西关什字站附属人防工程建设工程将于2022年10月前完成施工并恢复地面交通。

据了解,兰州轨道交通1号线西关什字站附属人防工程,西起西关清真大寺东30米处,东至张掖路步行街,东西长度487米、南北宽度70米,共设置9个人行出入口、2个车库出入口。工程采用明挖顺作法施工,总建筑面积6.5万平方米,其中主体建筑面积5.7万平方米,附属建筑面积0.7万平方米。该工程沿临夏路、张掖路步行街及中山路路口下方布置。临夏路为双向六车道,中部为绿化带。地下空间为三层,其中地下一层及地下二层部分拟开发为商业;地下二层部分及地下三层拟开发为停车场(车位700个) 。项目建成后将具备商业、人防掩蔽所、医疗救护站、地下停车场、市政过街等多种功能。

发布会上,兰州市轨道交通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冯世川介绍,兰州轨道交通1号线西关什字站附属人防工程位在施工过程中主要遇到邻近1号线运营线路施工风险高,西关十字交通环境复杂,施工地质环境恶劣,施工区域管线错综复杂等方面难题。

针对邻近1号线运营线路、施工风险高的难题,自施工准备阶段到施工过程中,施工方已先后6次邀请国内知名专家组召开评审、咨询会指导该区域高风险施工。在施工过程中,为进一步减小施工对运营线路的扰动,该工程在土方开挖前对基坑底部2米范围内进行深孔注浆加固,对既有运营区间隧道管片间采用纵向拉紧条进行加固,结构开挖过程中采用分块工序进行实施,为达到工程稳步推进的效果,施工单位准备了充裕的人员、机械和材料,在分块工序转换频繁的影响下,参建单位坚持严格按专项施工方案分块实施。同时,还采用了区间自动化监测系统,全天候对运营区间隧道管片变化情况进行监测。

针对西关什字交通环境复杂的难题,经行政管理部门与参建各方多方筹划,该项目分为四期施工,需要进行多次交通导改。每次进行交通导改前,由参建各方联合交通道路管理部门多次现场勘察,共同研讨、优化交改方案,提前发布交通导改公告。在实施过程中,围挡均采用砖砌基础与硬质金属板组合形式,达到坚固稳定效果;道路导行设砂桶、水码警示区,迎车方向围挡设红蓝警示灯及指示标识、路口段设置醒目的道路指示标牌;围挡顶部均设置夜间照明装置,保障沿街居民夜间安全出行;导行岔路、拥堵及重要路口设专职交通劝导员,协助引导交通。

针对施工地质环境恶劣的难题,项目参建单位成立监测班对周边影响范围内的所有建筑物设置沉降观测点,按测量规范要求定期进行监控量测。同时严格按设计进行水位监测,控制降水深度。降水作业由专业队伍承担,根据监测水位及周边建筑物的监测数据,调整降水设备工作时间。

针对施工区域管线错综复杂的难题,工程实施前期通过图纸审查、走访问询等手段对所有管线进行施工方法、走向埋深、材质型号、影响范围摸底排查。施工前进行全范围人工坑探,详细分析管线影响的范围,同时制定施工及迁改顺序,向现场管控人员和操作人员交底后方可实施。施工过程中,对不能拨移的管线进行临时悬吊保护,并加强悬吊管线、地下管线的变形监测,确保地下管线的安全运行。

据了解,兰州轨道交通1号线西关什字站附属人防工程计划分四期进行。

一期已于2019年7月完成;

二期已于2021年1月底完成;

三期施工区间南北两侧、中山路西侧及张掖路步行街西口区域,计划2022年7月底完成;

四期施工中山路东侧及各出入口区域,计划2022年10月前完成地上主体结构施工并恢复地面交通。

来源:兰州日报

编辑:杨阳

责任编辑:穆好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