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9月15日华为禁令生效,作为一家科技公司华为一路尝到了自研芯片的红利,如今芯片出货量减少88%,面对无芯可用的局面华为并没有停下前进的脚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情急之下华为曾组织专家研究能否建设一条没有美国技术和设备的芯片制造线,最终评估下来发现国产率只能达到20%。“上山挖矿”、“下乡养猪”的报道让我们看到了华为的改变,一方面华为避开芯片短板为企业赋能,将技术优势转化成真金白银。另一方面华为旗下哈勃投资频繁出手,短短两年时间在EDA工具、芯片IP、半导体材料、IC制造、封装设备等领域完成布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没有芯片产能华为海思7000人团队的去留问题也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华为高层表态:华为是私人控股,不受外部势力影响,其管理层已明确将保留海思。海思在华为是芯片设计部门,不是盈利的公司,华为对海思没有盈利的诉求。海思强大的设计能力在麒麟芯片上表现的淋漓尽致,早在2018年海思也开始布局OLED领域芯片产品,同时还成立相关芯片研发部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华为芯片再传捷报,谁也没想到,自主研发OLED芯片即将量产!7月13日有消息证实华为海思自研的首款OLED屏幕显示驱动芯片已经完成流片,当下已经进入试产阶段,预计今年年底就会正式交付供应商使用。OLED屏幕驱动芯片之前一直被三星、LG公司所垄断,这似乎就能解释为何华为手机的屏幕表现一直被人诟病,而华为却不用三星、LG面板的原因。与其和国内供应商一起努力前行,华为也不想再次被“卡脖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iPhone 12手机硬件拆解成本中,SoC芯片价格竟排在了屏幕之后,三星、LG价格方面的话语权背后是强大的芯片自研技术。如今华为OLED屏幕驱动芯片量产,打破韩国垄断局面,除了可以解决芯片“卡脖子”技术,更能与国内面板厂商抱团实现跨领域的突破,不知道大家怎么看呢?

迎下方评论区留言!

努力给大家带来不一样的自媒体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