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6月27日在宁海看到的仙茅植株,雷雨天用闪光灯拍摄。本文图片均由林海伦拍摄

仙茅是石蒜科仙茅属植物。目前,在宁波境内乃至全省石蒜科植物中除了石蒜属、水仙和仙茅之外并无其它野生种类发现。许多石蒜科的观赏种类如君子兰、葱莲、朱顶红、龙舌兰等都是从非洲或美洲引入的外来植物。因此,仙茅成了研究石蒜科乡土植物的重要材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6月27日在宁海看到的仙茅植株。叶片皱褶明显,看上去像是棕榈的幼苗

据《浙江植物志》介绍,仙茅产全省各地,华东、华南和西南也均有分布。但在宁波的乡野,仙茅却是种十分罕见的乡土植物种类。在我30多年的野外调查经历中只遇见3个分布点,植株数加起来还不到20株,比国家一级保护的中华水韭和银缕梅的数量远远要稀少。

《浙江植物志》上说仙茅的花果期在4-9月,我估计6月份应该有开花的仙茅。今年6月14日,我特地去象山县的分布点寻找开花的植株,结果在一个10株居群中没有发现有一株开花的,可能是还没有到花期的缘故,那次算是扑了个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6月27日在宁海看到的仙茅植株,黄色的小花朵开在植株基部,十分低调的花朵,稍不注意还以为是没有花朵的。

6月27日,半个月时间一晃而过,我又去宁海的一个生长点观察。那天我到山上时正好遇上下大雷雨。我只好撑着雨伞,冒雨用闪光灯拍摄湿漉漉的植株,恰好有2株仙茅开花了,这次算是有苦劳也有功劳的。

这是我首次采集到仙茅的花朵。仙茅的花朵开在植株的根部,贴着地面开放,花朵呈金黄色,但花朵较小,稍不注意还以为它是没有花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6月27日在宁海看到的仙茅另一开花植株,花朵稍稍伸出地面,也是4个花瓣排列成一轮。

为了弄清宁波仙茅的确切身份,我小心地将花序从根部掰出来。但是我看到的仙茅花朵只有4个排列成一轮的花瓣,与资料记载的3片一轮呈两轮排列的显著不同。

当时,我就开始猜测这会否是另一个仙茅的种类呢?因为据《中国植物志》记载,国内仙茅属共有7种。为了弄清宁波仙茅种类的实际情况,7月3日,我再次来到象山县的这个仙茅分布点。这次有一株仙茅有2个花序出现,其余均未出现花朵。表明其花期的确是在6月下旬以后,也有可能其它植株日后会陆续开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7月3日在象山看到的仙茅植株,植株基部有2个正在开花的花序,植株生长在阳坡山路的草丛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7月3日在象山看到的仙茅植株,右边的花朵可见也是4个花瓣排列成一轮,左边的花朵是3+3的花被片排列方式。

象山的仙茅植株上的花序有花苞,并有幼果出现,其中一朵花的花瓣也是4片一轮,而另一个花序上的花朵是3片一轮呈两轮排列,与资料记载的完全吻合。看来正常的仙茅花朵的确是3+3的状况,少数可能是发育不全时只呈现4片一轮。这又颠覆了我对植物花朵结构是相当稳定理论的认识。在植物界有时数目并不是一个铁律,三叶草中极偶尔也有4片叶子的现象。但是,叶片是营养体,通常有较大的变数是能接受的,花朵作为繁殖器官往往要稳定得多。看来在自然界信奉的是“变才是不变的”定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7月3日在象山看到的仙茅植株,地下根茎粗壮而长,表面有许多残留的叶鞘纤维,根茎直径约1.5cm,是可供入药的中药材部位。

为了进一步确定仙茅的根茎下边的状况,我小心地将这株开花的仙茅挖出来,下边有10多cm的长度,而且下边还有残余根茎,属于根茎很发达的种类,由此可以确定是仙茅本种。然后,我又小心地将其栽种在原处,便于以后跟踪观察研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7月3日在象山看到的仙茅植株,地下根茎顶端左右各有一个花序伸出,花序具有显著的花序柄,每一绿色的苞片内各有一朵花,每一花序有2-3朵花。

通过对仙茅花朵的仔细解剖后,我发现其花朵的最大特点是花托明显延长,而这个延长的花托在植物志上描述为“花被管”。我们通常理解的花被管是个空心的花冠筒,而仙茅这个细长的部分明显是实心的。植物志后边又把其描述为子房的长喙,我觉得也不妥当,因为其质地和颜色又与花被片的完全相同,花后这个花托与花被同时干枯。

石蒜科植物与百合科植物的亲缘关系很近,外观形态也差不多。我初学植物学时经常分不清两个科的植物种类。现在知道只要看其子房是否下位便可确定其所属的科别,百合科子房上位,石蒜科子房下位。仙茅作为石蒜科的一员,其子房自然也是下位的。其延长的花托长可达2cm,下位工作堪称做到了极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仙茅的未开放花蕾特写,长约2cm,表面密被白色的长柔毛,花托(花被管)较长

为何仙茅的花朵会有如此奇特的构造呢?这要从仙茅独特的根茎生长方式来破解,仙茅的根茎比较粗壮,会有不断向下生长的状况,因此其生长地土层都是很深厚的。仙茅的花序通常认为是总状花序,其实我看到的是穗状花序,因为每个花朵都是无花梗的。

仙茅的花序从根茎处长出,不长的花序自然也是和根茎一起被埋在土层的下面。如果其花朵在构造上不作调整的话,花朵就会被困在泥土中,无法完成授粉的工作。这时,仙茅就脑洞大开,将花托不断伸长,使花朵的整体向上抬升,直至花朵能露出地面为止。这个“花托”堪称植物界的“托塔李天王”。由此可以看出,每一种生命都会有自己一套独特的办法来适应自己的生存环境的,我们的世界才会丰富多彩,而且天衣无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仙茅的花蕾掰开后,可见有两轮花被片,以3+3方式排列,外轮花被片的表面密被白色的长柔毛,内轮花被片则无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仙茅的花蕾掰开后,可见有6枚雄蕊,花药基部分叉,雌蕊的柱头3裂,雌雄蕊和两轮花被片都是着生在细长花托(花被管)的顶端。

仙茅花朵的叶状苞片很发达,保护着精细的花朵能顺利地到达地面来开花,同时仙茅花被的外表面都是密被白色的长柔毛。花朵的体量不大,但6个花被片分两层排列,雄蕊6枚,花药基部作箭状分裂。花柱顶端的柱头3裂,这些都是单子叶植物的标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仙茅的幼果特写,基部并无花梗存在,幼果长度约为2cm,表面密被长柔毛,幼果上部是花托(花被管)枯萎后形成的长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仙茅的近成熟果实内部解剖图,中轴胎座上有6枚黑色已发育的种子,并非是浆果类型

仙茅的子房属于中轴胎座,内有少数胚珠。果实是蒴果,并不是植物志上描述的浆果。我幸运地发现有个近成熟的果实,里边共有6枚黑色的种子。种子上突起的种脐非常醒目,就像是一张贪婪的小嘴,正在中轴胎座上吸取营养。种子表面有排列整齐的纵条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6月27日在宁海看到的仙茅植株花朵特写,这是我首次近距离接触仙茅的花朵

夏季在野外的经历是非常痛苦的,但是有些植物的开花季决定着我们的工作是避不开艰苦的工作环境。只要能得到有价值的标本并能解开许多特别的自然之谜,再苦再累都是值得的。

小花转发告诉更多的人!

来源:甬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