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年头,做国产剧的观众,越来越难了。

粉丝们前两年怒夸自家主子时,高频词还动辄是“演技炸裂”。

如今都已到剧中能夸夸“姐姐好美、哥哥好帅”就行,毕竟好看也算是一大卖点。

比如前段时间爆火的《司藤》,就充分靠美貌出了圈。

民国富贵花景甜,摇曳生姿过长街的动图,圈粉无数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只是,她姐万万没想到,在观众放弃死磕演技后,好多国产剧却连基本的“好看”都做不到。

重灾区当属国产古装剧。

出一部,女主就要“丑”疯一批观众。

前有《宫》系列一票阿宝色美人。

假到像导演一个人充钱拍的影楼古风写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后有《长歌行》里,迪丽热巴大光明顶“鲶鱼须”造型被网友群嘲。

被说整部长歌行拍出来,出戏得就像在看新疆旅游宣传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怎么回事,古装剧竟成内娱美人照妖镜?

这哪里是艳压?明明是丑剧!

为什么现在的古装剧越看越出戏? 再怎么吹服化道都一股现代味。

都2021年了,这帮人却越来越美不明白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请不起梳头丫鬟的古装剧组”

知乎前段时间,就火了这么一个话题:“为什么现在的古装剧这么假?”

高赞回答赫然是,一问女主身份,个个要么人间公主,要么仙界至尊。

但玛丽苏成这样,却连个像样的梳头丫鬟都请不起。

就下面这个造型,你敢信他们不是一部剧里出来的吗?

清一色中分、八字刘海、横长眉、再盘个假鬓插个现代感很强的金属发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果蓝翔开了造型班,毕业作品一定就是人手梳一个内娱女主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热巴和杨幂的大美人风评被害,就是栽在这样的流水线造型上。

这是《仙剑》里的杨幂,浓密编发一如角色般灵动娇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到了《三生三世》里,头一扎,杨幂到底有多秃已经上了几波热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连迪丽热巴也没被放过,中分一盘,人间浓颜大美人,被说人间鲶鱼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造型不管三七二一就是抄,不会梳她姐竟觉得还能忍受。

因为有些剧,真的是在古装造型的范畴里,把现代人的“作死”用到了极致。

热巴在《秦时丽人明月心》里的发鬓造型,就无限碰瓷动漫《千与千寻》里的汤婆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刘诗诗在《醉玲珑》里的紫衣造型,怎么看怎么像天线宝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轩辕剑之汉之云》里的于朦胧,出戏得就像个阿富汗猎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连阿富汗猎犬造型,都通货膨胀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除了造型过于现代之外,妆容的网红塑料感更像半永久似的,哪部剧都是一个脸。

欧式大双+大平眉+流行唇色。

随便抠张脸下来安现代剧里,都是跨越千年的无缝对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简单到敷衍的发髻、成套的头面、丝毫不会变化的妆容,就是最近五年的古装剧妆发造型特色:

要么带有明显的明星个人特色,要么带有明显的造型师个人特色。

能省事好看,对流量来说,收割一波颜粉,赚取一波流量,这就够了。

角色为演员量身打造,演员为流量鞠躬尽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些导演,品位更是土到就像彻夜蹲在直播前喊“giao”的榜一大哥。

被阿宝色滤镜和重度磨皮支配的那些年里,我像看了无数影楼版的美图秀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娱乐圈有些导演永远没个数。

剧情台词演技样样拉垮,已经开2倍速看了,总得让人视觉上不出戏吧?

拍摄永远不去取实景,摄影棚里摆两朵假花就敢称大唐盛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服化道上一通魔改,《且试天下》里杨洋这个假两件,印中衣真的是有被秀到。

一夜之间,人均古装丑男丑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满屏都是5毛钱特效,百万后期连吃个包子都要p。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古代的光打得比写字楼还足,古代的大街都铺着大理石。

演员说着比现代还现代的台词,仪态是现代人的仪态,气质是现代人的气质。在挂着绿布或租来的LED荧屏前,矫揉造作地演着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就这样的古装剧,导演真的以为观众都瞎吗??

真的,没点金刚钻真的别揽古装活。

中国古文化太美了。

那些浓淡相宜的古典意境,清明上河图般徐徐舒展的车水马龙,烛火里眉眼泛情的美人......

他们都曾像一种拼图,活色生香地构造出中国观众心中的“古装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是今天被摁头审丑,观众就看不出好赖。

没事被碰瓷古装剧,我怕这些好剧扔出来,打脸太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别碰古装剧,这些幕后你玩不起

“千万不要碰古装。”

2019年6月,上海电视节期间,几个电视剧的发行人一致感叹。

在古装剧影评领域,一直有两个被称为行业天花板的研究类型,至今还是B站和抖音的大热门。

它们一个被称作“红学”,一个叫“甄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共36集标准时长的《红楼梦》,光是林黛玉一人的服装造型就用了44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黛玉初入贾府,一袭伶仃不掩风流的文弱气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到中期在贾府诸姐妹中日渐明丽快活的少女形象。

乃至象征贾府命运走向的后期病美人造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无一不是见人物即窥全貌。

性格家世处境,均此时无声胜有声地凝结在造型里,光凭一张截图,就能被瞬间代入书中的浪漫年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代价是幕后造型师画费无数张设计手稿。

只因原著里黛玉有一双“两弯似蹙非蹙的罥烟眉”,整个红楼团队就翻遍古籍,最后才在《西京杂记》里找到卓文君的“远山眉”为原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淡而曲,望之如远山”。一个眉含千愁的林妹妹,才从古籍中翩然入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87版电视剧《红楼梦》的化妆总造型设计杨树云,曾在一档综艺节目里,分享过当年红楼剧组的幕后故事。

曾经只为黛玉一双手,整个剧组就化妆2小时。

红楼中有这么一个镜头,黛玉初至贾府,落轿垂花门,众人携其手相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导演安排了这么一只手的特写。

素腕纤纤,既不能惨白出戏,光线需符合古代大户人家的烛光照明,又要一眼便知是丧母孤女。

杨树云带着团队,为黛玉一双手化了2个小时的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指尖涂着白色的甲油,还带着特意打造的镶珍珠银戒,作为黛玉丧母的遗物,也象征黛玉以身寄外祖家的忐忑与希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样的细节在红楼里比比皆是。

光是黛玉发饰里一根普通的白瓷珠簪都大有讲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它被称作是黛玉的“生命之簪”,暗含黛玉为母守孝3年的孝妆之意。

直到生命的最后一秒,她都戴着这只亡母瓷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红楼之经典,妆造之精致,演员之用心,后无比肩人。

这是我们1987年拍成的古装剧,却永远是后世看不腻的超神之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比起红学,网络上解读《甄嬛传》的视频也是热度近十年不减。

不提甄嬛本人一生中由贵人至太后的造型更替。

就是甄嬛传里的小人物,小至一个宫女的旗头,就大有考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抖音博主“后宫冷婶儿”曾举例熹妃回宫,这一镜头里的浣碧旗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样的“大拉翅”造型,在整个后宫宫女中,除了皇后身边的剪秋,再无一人可匹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剪秋作为后宫之主的贴身女官,其造型出自清朝历史上真实的大宫女旗头“扫帚头”。

据清史可考,大宫女“扫帚头”是清朝皇宫中颇受重用,又资历深厚的老宫女才配梳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整部甄嬛传中,也只有曾伺候过纯元皇后,又是苏培盛老相识的槿汐姑姑才梳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果你问为什么这样的古装剧不会有现代味?

无数的典故,无数挑灯打磨的细节,遮掩在每一处灯光里的用心......

都会带你身临其境地进入一个属于中国人的古装世界。

我们的历史上曾有那么多的华服美裳,名著画卷。

所以我们的古装剧里,从来少不了衣香鬓影的古典氛围还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大明宫词造型与古画1:1复刻》

我们的记忆里曾承载无数惊艳盛唐,哀惋千古的名士美人。

所以我们的荧屏之上,也演绎出了无数嬉笑怒骂皆成风流的角色。

《康熙王朝》里的陈道明,一个背影即君临天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武则天秘史》里人物造型媚骨天成,至今仍是国剧妆容瑰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就连《上错花轿嫁对郎》这样民俗趣味满满的古偶剧,主演们的编发造型亦是极符合历史背景。

两位女主一个温婉,一个俏丽,造型均考迹于当时的南北方氏族女子图像。

绝不是现代的乱用发冠可比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现在,现代拍古装剧的门槛太低了,低到租个影棚穿上古装就能演。

模糊的是行业的底线。

践踏的是先辈们的荣光。

什么时候,中华古装剧竟成国产烂剧代言词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被侮辱的古装剧

自《甄嬛传》《琅琊榜》《花千骨》等现象级古装剧播出,娱乐圈一度刮起了一股古偶剧热潮。

光2016年5月备案公示的古代题材电视剧就多达29部。

古装,俨然成了新一代国剧收视密码。

不管是披着“伪大女主外衣”的宫斗剧,还是层出不穷的玛丽苏仙侠剧。

去网文网站买部大热IP,找几个流量小生,投资到位,服化全抄,一部古装剧就可以热热闹闹上映。

全的是各方利益的胃口,割的是被摁头喂废料的韭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次又一次失望,一回又一回打出一星,视频网站会员充得再多,也找不到一部能看完的古装剧。

假就是假,难看就是难看,恨不得把糊弄摆在明面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想问一问个别古装剧导演和演员,你们究竟拿古装剧当什么?

或者说,拿生你养你的这块土地的文化,当个什么?

不尊重史实,篡改历史,甚至侮辱前人,已然在国产剧改编圈“蔚然成风”。

2013年开播的《陆贞传奇》曾火遍大江南北,男女主在剧中正直智慧,吸粉无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实际上陆贞的原型陆令萱,是北齐历史上臭名昭著的历史罪人,其女权倾朝野、陷害忠良,最后亡北齐于其子手中,而男主更是荒淫无道,死于酒色。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亡国妖妇成一代明相,荒淫昏君成一代明君。

荧屏上的太平盛世歌舞升平,对得起真实历史中的森森白骨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曾被一封7000字举报信带火的历史大戏《巴清传》,更是打脸至极。

2018年,两位热爱秦国文化的姑娘实名向广电总局检举《巴清传》崇洋媚日,扭曲史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首先就是人物造型上的抄袭。

以秦朝为时代背景的历史剧,造型竟全盘抄袭日剧《平清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个样式其实是日本平安时代(大致与中国晚唐至南宋同时代)的“十二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女主范冰冰的造型直接全盘日化。

从款式到文字,完全复原了日本平安时代的“垂缨冠”和“狩衣”。与秦朝时期庄严广袖的服装大相径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已经不是古装剧组第一次被检举“汉服日化”。

武媚娘传奇》和《美人制造》这两部以唐代武则天时代为背景的电视剧,在服装和妆容上,都曾明目张胆地照搬日本女子。

甚至将一代女皇抄袭为日本艺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真可笑啊,大唐文明何其绚烂,天朝盛世万国来朝,绝代风华至此。

后世人的翻拍,竟只能守着一小小藩属国抄袭。

民族自尊之低,令人震惊。

《大漠谣》歪曲民族英雄霍去病的形象,把仅24岁就捐躯沙场,杀匈奴10万人的战神魔改成无耻之徒。

匈奴未灭,何以家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历史上的慈禧操纵朝政,卖国求荣,甲午之耻开启百年近代屈辱。

到了《大太监》,她反而被“洗白”成为国家甘愿背上恶名的“好人”,就差为她作碑立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她姐想问,为了赚钱,就要不顾实吗?

三岁黄口小儿皆知的民族历史,怎么就能堂而皇之的搬到荧屏上胡说八道?

艺术性、娱乐性从来不是二选一的相悖命题。

越是在资本逐鹿、IP林立的时期,观众越期待从编剧、制片到导演、演员都用心的精品好剧。

在庞大的市场蛋糕面前,古装剧创作更需背负民族使命,传承民族文明,这才是拥有五千年历史,灿烂的壮丽的中华古装剧的正确打开方式。

别糟蹋这么好的文化,真的,求你了!

古装剧从来不缺好观众,看腻了轻浮油腻的古偶神剧后,市场势必会呼唤相对严肃厚重的历史正剧。

中国人骨子里的家国情结,从来就不允许被践踏。

就像人民日报发文怒斥的那样:

剧不古,情尽装,注水改编哪家强?

历史不是小姑娘,打扮也要有质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真的,别拿古装开玩笑。

点个在看。

老祖宗的古装剧,中国人做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