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那边去不得!”因建有麻风病医院,洱源县大山深处黑潓江边的山石屏一度成了人们谈之色变的地方。

然而,却有一个人40年间一直在崇山峻岭间穿梭、在江的这边和那边往返,致力于连接两岸。

他是如今虽已退休,却仍是洱源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名誉主任的李桂科。他是全国麻风防治先进工作者,首届中国麻风防治突出贡献奖、第四届马海德奖获得者。

1981年4月,在县防疫站工作的李桂科第一次走进住着181名麻风病患者的山石屏疗养院。这让李桂科强烈地感到患者急需帮助,而自己就是这个必须帮助他们的人。

从那时起,李桂科开始了和麻风病患者的“亲密接触”。为了让患者相信麻风病可以治好,给他们勇气和信心,李桂科脱下隔离服、取下手套,零距离和他们拉家常、交朋友。“我来,就是要治好你们的病,不把你们治好,我是不会走的。”他说。

经过近十年的不懈努力,到1990年,山石屏疗养院的病人全部治愈。

此外,李桂科还负责洱源县三营镇洋芋山麻风村等地的救治工作,洋芋山生活条件极其艰苦,不产出,维持生计都难。李桂科和同事花了近10年的时间,治愈了洋芋山村64名麻风病患者。洱源县的麻风患病率由万分之二十七点三降至万分之零点三四。

2001年,洋芋山最后一个麻风患者杨兆元搬离居住26年的麻风村时激动地说:“共产党万岁!李医生了不起!”

麻风病患者的病治好了,按理说李桂科可以离开回家了,但康复者如何融入社会又成了他挂在心上的新问题。

李桂科组织志愿者、社团组织“走进来”到村里开展活动与康复者交流,编印《基层医生麻风防治手册》,宣传麻风病可防可治不可怕的科学常识;他带着康复人员“走出去”,到城市旅游了解外面的世界,他和麻风病康复者住同一个房间,让他们相信自己的病是真的好了,可以和正常人一样生活。

李桂科还在麻风村办学校,让山石屏村走出了6名大学生、1名研究生,为麻风村托起了未来,让人们看到了希望。学生们都说:“人生中第一个老师是李医生,一辈子的老师还是李医生。”

患者全部治愈,康复者融入社会,李桂科也该歇歇了,但他觉得他的任务还没有完成,山石屏村民还没有脱贫,李桂科又带领乡亲们修蓄水池、灌溉田地,还带领村民种植了100多亩核桃、修建了20多间猪圈,发展种植养殖,帮助大家逐步脱贫致富。

2013年,当地党委、政府对山石屏疗养院进行了重建修缮,村民全部搬进了新居。

2014年初,山石屏疗养院更名为山石屏村,彻底摘掉了“麻风村”的帽子。4名康复者还积极申请入了党,村里成立了党支部,李桂科被推选为支部书记。

2019年7月27日,全国首个麻风历史博物馆在山石屏村落成。

一直在争取项目,积极奔走的李桂科说:“建这个博物馆就是为了宣传麻风病可防可治不可怕,讲好这60多年来变迁的故事,让山石屏村世世代代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

40年为麻风病患者治病、治心、治贫,李桂科用坚守、陪伴和耕耘,诠释了医者仁心、书写了大爱之心、践行了入党初心,倾尽全力让麻风村变成了“幸福村”。

云南网记者 谢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