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方,一直推崇着一种白色金子,何谓白色金子?那便是中国的瓷器。瓷器是中国文化上下五千年当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最早的瓷器发明甚至可以追溯至距今八千年以前的新石器时代。

上至王公贵族,下至平民百姓,陶瓷,伴随着中国人的一生。既然陶瓷那么的重要,那陶瓷在中国的历史浪潮中又是如何传承与发展的呢?本期小宝向大家讲述:流淌在历史长河中的皇家御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名满天下的五大名窑

其实说到陶瓷,我想印象最深的便是宋朝时期的“定、汝、哥、官、钧”五大名窑。宋朝在陶瓷的发展中占据着最重要的位置,因为宋朝是中国瓷器第一个巅峰时期,五大名窑享誉世界。

宋朝是真真正正的至强时期,一直都以“绝对大哥”的地位存在于陶瓷历史中,本期重点讲的便是五大名窑中的“官窑”。其实官窑顾名思义,也就是所谓的专供于官家的瓷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南宋 修内司官窑月白双莲房水注

官窑最早便是出现在宋朝。宋时,凤凰山下,一官窑应运而生,民间又称其为内司官窑或内窑,另一官窑则是郊坛下官窑。宋代的官窑被称之为美学巅峰,其主要是受到当时文化环境以及政治环境的影响。宋徽宗的一句“雨过天青云破处”造成了宋王朝长期以来对青瓷的迷恋与追求,也给当时的瓷器发展提供了一定的契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官窑青釉弦纹瓶

一家独大元青花

但是官窑真正的在陶瓷历史上开启了一片新的天地,要属元朝时期。提及元代瓷器,莫过于青花瓷,当时的青花瓷可谓是鹤立鸡群,一枝独秀,在一众瓷器当中遥遥领先。元代设计的官窑是在景德镇,景德镇逐渐成为全国瓷器制造中心,最后又发展为瓷都,也是从元代开始的。元代时期的官窑制作精美,再加上青花的秀丽雅致,使得元代的官窑发展迅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元 青花萧何月下追韩信梅瓶

(这里有一个关于景德镇的小历史)早在南宋渡江之后,南宋皇帝便赐名江西昌南镇为“景德镇”,各地工匠皆迁址于此。元朝忽必烈正式设置浮梁瓷局,专供于皇家瓷器,还将在战争中俘获的所有陶瓷业工匠均发配至此地,这便是景德镇御窑厂的萌芽。各地匠人聚于此地,后又在景德镇发现独特的高岭土资源,使得景德镇在经过近千年的发展后,加上独天得厚的优势,最终成为全球顶级陶瓷的产地,千年窑火一直延续至今天,开创了一脉独具特色的昌南盛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清康熙 天蓝釉兽面纹螭耳尊

异彩纷呈明陶瓷

明初,景德镇正式成立了御窑厂,宫廷瓷器开始注明皇帝的年款。封建社会下的官窑是专为皇宫内院制造皇上用的瓷和皇帝赏赐臣子的御瓷的御窑厂。由于御窑厂的特权所在,历来荟萃着景德镇的陶艺精英和能工巧匠,御窑厂是官窑的象征,是陶艺瑰宝的摇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御窑厂遗址

往后官窑发展至清代时期,迎来了陶瓷史上最光耀灿烂的一幕,当时的制瓷行业有着标准的规范和精湛的技艺,上千年的经验与努力使得陶瓷迎来了一波又一波的春天。康熙年间,政府正式开放了海禁,瓷器开始大规模的销往海外,在海外备受推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清雍正 青花釉里红松竹梅纹瓶

瓷业界明珠江西瓷业公司

但是到了清朝末期,在鸦片战争的影响之下,景德镇的瓷器发展开始没落,光绪年1903的时候,当时任江西巡抚柯逢时向清廷上奏开办景德镇瓷业公司,由于种种原因,最终这个奏折是一直到1909年才被批准,宣统二年也就是1910年,江西瓷业公司才在景德镇正式成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清乾隆 粉彩开光镂空花卉纹灯罩

作为取代原御窑厂的新式窑业,该公司不惜耗费重金从原御窑厂雇佣了一大批功力不凡的名匠和社会上的绘瓷名家参与了瓷器绘制,当时的名家大师们摆脱了封建社会的束缚之后,随心所欲的展示自己的个性和风格,使得江西瓷业公司绘制的作品更加贴近于自然生活,以及颇具有时代特色的新颖题材,给陶瓷界吹进了一股新鲜的空气,带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江西瓷业公司瓷器底款

该企业的璀璨之笔最后还是在1949年被景德镇市人民政府当做官僚资产予以没收。曾经辉煌一时的企业就这样被时代画下了落幕吗?或许是天命使然,一年后,在原公司的遗址上,一座名为“建国瓷业”的公司矗立起来。又过了三年,建国瓷业公司正式更名为“景德镇市建国瓷厂”,建国瓷厂是国家定点生产传统颜色釉瓷的企业,既是全市首家国营企业,又是全市实力最强、规模最大的瓷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江西瓷业公司瓷器作品

历代精工 传世宝瓷 宝瓷林

或许是“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到了1985年,发展如日中天的建国瓷厂又遇到了经济改革,景德镇以建国瓷厂为代表的国有瓷厂开始陆续倒闭,十万陶瓷工人自谋生路,其中大部分陶瓷工人转入其它行业,当时年仅三十多岁的建国瓷厂下岗工人谭根保决定拉上厂里一些老同事自己干,妻子非常反对,告诉谭师傅,说你就算做了,你卖给谁,一辈子都是做手艺,你会做生意吗?第二、就算你能卖,陶瓷生产周期长,你让这些老同事跟着你,后边各各拖家带口,万一赔了,你对的起人家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宝瓷林北京SKP专卖店

谭根保当时想法很简单,老谭家几代都是做陶瓷,我也就会这手艺,干陶瓷还能凑合着活,其它都不会,谭师傅当时也没想到,几十年后,真让他干出来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宝瓷林高温颜色釉七彩天成茶具

这其实是当时景德镇历史的一个缩影,脑子活的,胆大的,都离开了这个行业,能留下来,都是有一种执念的真正手艺人,除了做陶瓷,也真不会干别的。看过“穆斯林的葬礼”这本书的可能会有所感触,从古至今,做手艺的,没有几个大富大贵,最好的光景也无非是小富则安,然而大多都是勉强温饱的状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宝瓷林珐琅彩福泽满堂杯

作坊最早是在景德镇的一个城乡结合部,也就是现在的昌江广场附近,几十年有走的,有新进的,但一直延续着建国瓷厂高温颜色釉工艺的精髓不断,2008年后搬到了现在的陶瓷工业园区,建了新的厂址,也正式挂上了“宝瓷林”的厂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宝瓷林绿地雕刻金玉满堂杯

常有人问,企业和窑口到底有什么区别?“宝瓷林”初期走的就是窑口的路,把一项工艺做精做好,能赚到钱就够了,但当成了企业后,除了经济利益还要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从颜色釉到珐琅彩,从扒花到雕刻,从斗彩到素三彩,从一家门店到几十家门店,几十年一点点的积累,无非就是希望向更多的人传播陶瓷文化,把手艺一点不少留给我们下一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宝瓷林扒花四果吉祥套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