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级改造后的海珠广场片区重新点亮了广州传统中轴线。

广州民间金融街已发展成为“全国民间金融知名品牌示范区”。

广州民间金融街是一个规划范围达59公顷的特色产业园区。

花果山小镇已经初步形成超高清产业全链条。

“党的盛典、人民的节日!”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海珠广场和沿江24栋建筑连日来燃起璀璨的灯光,珠江两岸流光溢彩。

珠江岸线是广州的重要资源,沿岸地区是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区域。进入新发展阶段,推进更大范围珠江沿岸高质量发展其时已至、势在必行。

如果说北京路是广州的文脉、商脉所在,那么越秀区沿江路一带的长堤则是广州金融的发源地。长堤不仅是历史上的“十里洋场”,也是当前广州重要金融枢纽之一,有着“广州外滩”之称。

10年前,广州民间金融街应运而生,长堤街区鳞次栉比的骑楼旧貌换新颜:经过近10年的砥砺发展,800米的老街扩展为规划范围达59公顷的特色产业园区,成为“全国民间金融知名品牌示范区”。

2019年,海珠广场片区升级改造,文化金融CBD崛起。如今,始于长堤的“广州外滩”,已有全新的空间内涵,重新肩负起金融改革创新的重任,正打造老城市新活力展示区。

源远流长的珠江依旧安静地流淌,“十四五”期间,越秀将打造“一轴三带六组团”产业空间布局,“沿江路创新金融集聚带”将续写广州新时代的高质量发展故事。

本版采写:南方日报记者 谭超 冯艳丹

本版摄影:南方日报记者 梁文祥

越秀区融媒体中心 钟涌

迭代升级

金融街扩容,高端产业集聚沿江经济带

越秀区沿江西路的五仙门发电厂旧址,一座淡黄色外墙的建筑古朴而耀眼。7月9日,广州华侨博物馆开馆内部试运行。声光电的展陈设计展示了百年华侨历史,老建筑焕发了时代活力。

从发电厂到博物馆,百年建筑完成了“涅槃重生”。博物馆旁便是全国知名的广州民间金融街,与博物馆的蝶变过程相似,长堤大马路原是800米的老街,在过去近10年也上演了焕发新生的故事。

从爱群大厦、永安堂、中央银行旧址到人民银行广州分行、广东银保监局,长堤曾经享有“中国金融第一街”的美誉。可是到了上世纪90年代,这里逐渐沦落为酒吧、网吧、招待所、路边摊集聚的老旧街区。

长堤在见证近代以来一幕幕历史风云的同时,自身也经历着一次次蝶变。2012年以来,广州民间金融街旧貌换新颜,掀开了长堤华丽转身的新篇章。走进广州民间金融街,街巷两边全是金融和类金融机构。

“建街之后,我们先从外立面提升做起,接着从国有物业开始谈,通过合作租赁、合作招商对金融街进行盘活。”广州民间金融街管委会主任周芳回忆称,起步阶段摸着石头过河,如今入驻企业发展势头良好。拉卡拉一年就贡献了6000多万元的税收,直接拉动了经济的发展。

经过几年时间,广州民间金融街的这种发展思路已经得到社会的高度认可。西安、成都、哈尔滨等城市纷纷前来借鉴取经,一批独具地方特色的民间金融街区在各地陆续涌现。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民间金融街发展从未停下前进的步伐。随着入驻企业数量持续增长、经营规模不断攀升,对物业环境的要求也同步升级,原先“修旧如旧”“腾笼换鸟”的别致“小景”,也渐渐赶不上企业腾飞的“步子”。

当前,广州正聚焦打造沿江经济带,高起点导入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打造经济高质量发展示范区。通过立面整饰、道路铺装、交通优化等措施,一栋栋亿元楼宇正成为金融街园区新的“桥头堡”,金融街扩容迭代的步伐明显加速。

万菱广场楼高37层,此前主要从事玩具、精品、家居饰品等产品的批发,经过转型升级后,正吸引金融、科技等企业进驻。仅用2年,税收就由0.54亿元增长为1.7亿元,增长率高达214.8%,金融、高端服务业等核心产业带动效应凸显。

“我们2014年进驻民间金融街,企业发展起来了,人员也多了,原来租的500平方米不够用了。园区管委会就帮忙找场地。现在我们进驻万菱广场,办公场地扩大了,企业形象得到很大的提升。”广州地铁小额贷款公司总经理张勇说,民间金融街的产业集聚效应对公司帮助很大。

“我们主要服务地铁投资产业链上的中小微企业,包括设备供应、运输服务、材料供应、劳务分包等细分行业,为他们提供融资服务。在民间金融街,我们很容易获得资讯交流,街上就能见到同行的老总,对业务发展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

建街以来,金融街稳健运行,连续5年在全市的金融风险防控考核中排名第一,风险事故“零发生”。截至2020年底,金融街吸引12家世界500强、26家中国500强、60余家国内外上市公司投资入驻,累计为超过100万户中小微企业、中低收入者和“三农”提供融资额超5000亿元,税收贡献从建街之初的1500多万元增长至2020年的16亿元,增长超100倍。

经过近10年的砥砺发展,如今的民间金融街早已不只是一条街道,而是规划范围达59公顷的特色产业园区。民间金融街和沿江经济带为越秀区突破空间限制,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探路。也为重塑广州这个千年商都的城市格局和产业结构做出了积极探索。

作为全市面积最小的区,越秀区开发强度极大,产业发展空间受限,“十四五”开局之年,越秀区明确将城市更新列为重点工作,科学布局生产、生活、生态空间,优化提升中心城区功能,首度提出了“一轴三带六组团”的全新产业空间格局。

其中,“沿江路创新金融集聚带”则重点推动普惠金融、绿色金融、科技金融、商贸金融等金融业态向高端高质高新发展,打造都会创新金融服务枢纽。

融合发展

海珠广场片区崛起文化金融CBD

夜幕降临,灯光秀是海珠广场的常备节目。以广州解放纪念像为中心,华厦大酒店、万艺大厦、广州宾馆、缤缤广场、恒基中心五栋楼宇构成灯光秀“主轴画卷”。

让城市留下记忆,让人们记住乡愁。海珠广场片区承载了一代老广珍贵的记忆。2019年,海珠广场片区品质提升纳入广州市2019年老城市新活力十大重点建设项目。

经过大半年的改造,海珠广场旧貌换新颜。以广州解放纪念像为核心,通过铺装串联华侨博物馆、广州宾馆、华厦大酒店等8处建筑地标和2处城市公园(海珠广场东园、西园),北延传统中轴,南连珠江水岸,海珠广场建成红色文化活力广场、粤港澳美丽湾区“城市客厅”。

几乎在同一时间,珠江河畔,突破海珠广场天际线的超甲级写字楼星寰国际商业中心投入运营,海珠广场新增30万平方米高端办公场地。去年,在星寰国际商业中心,深交所广州服务基地也正式投入运营。

“广州传统产业比重较大,尤其是商贸。科技创新潜力也很大,因为科研基础很好,交易所要服务好广州。”深交所上市推广部总监陈峰表示,“一方面,我们要把交易所的服务对接过来,交易所不仅做IPO,还有并购再融资业务。另一方面,我们要做地方跟资本市场的桥梁,把专业的人放在这儿,更好地给地方服务。”

围绕周边重点楼宇,打造金融商务总部区,建设广州民间金融街新高地,全方位提升社会、经济、生态、文化效益。

“海珠广场片区的环境提升,对宣传企业形象也起到很正面的作用,公司因此获得了全新的发展格局。我们属于类金融行业,经营的环境对于企业形象、客户的印象是很重要的。”张勇表示。

改造提升后的海珠广场片区星寰中心、金汇大厦、万菱金贸等配套更完善的甲级写字楼自然成为民间金融街的企业更优选择。卓越品质需求不仅是市场自主的选择,还是金融街建设的一贯追求,更是金融街园区与海珠广场片区一体化发展的必然趋势。

海珠广场惊艳亮相,再一次点亮传统中轴线。越秀区“十四五”规划提出,在“一轴三带六组团”中,要突出打造“一轴”特色,推进“广州传统中轴线”提升发展战略,深入贯彻《广州传统中轴线地区保护利用实施方案》,实施“亮文化、提品质、注产业”工程,打造国际大都市文商旅融合发展轴。

“十四五”时期,海珠广场文化金融CBD与广州民间金融街一体化发展将是越秀金融业的工作重心。越秀区提出,“改造提升海珠广场周边环境,完善金融政策体系,优化金融业发展环境,提升招商吸引力,力促海珠广场片区产业转型升级,提升片区发展品质,推动海珠广场文化金融商务区与广州民间金融街一体化建设发展。”

亿元楼宇

高端要素集聚云端,创税占全区近八成

33.8平方公里土地的越秀,“小个头”经济体量却相当惊人——2020年越秀GDP超3000亿元。越秀如何突破土地资源对经济发展的限制?

“小体量”“大能量”高新科技企业的大量汇集,带来人才、资本、技术、平台等高端要素的集聚,不仅为楼宇经济注入发展新活力,更让越秀迈向广州科技创新走廊的价值创新高地。

10年前,久邦数码开始扎根越秀。“当时,我们大胆改变开发路径,从塞班系统工具开发转向安卓工具开发,同步开启海外化策略。”久邦数码首席运营官朱志说。目前,该公司已在全球超过200个国家和地区拥有过亿用户。

久邦数码入驻的是越秀区著名的亿元楼——中华国际中心。在这栋268米的摩天大楼里,还有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上海罗氏制药有限公司等数十家中国乃至世界500强企业。

2020年,越秀区辖内现有重点商务楼宇378栋,建筑面积超1000万平方米;沿环市路、东风路、中山路、沿江路、广州大道等交通主干道分布,楼宇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吸引了大量企业入驻。

“一轴三带六组团”为越秀区高质量发展划出了新空间。以“东风路总部经济产业带”为例,这里将进行大提升大力吸引区域性总部落户,培育优势本土总部企业,形成一批知名总部经济品牌,提高越秀总部经济发展能级,打造大湾区最具活力的总部经济生态圈。

各商务楼宇环境优良、配套完善、功能齐备,有效支持着越秀招商、稳商工作,入驻有一大批商贸、金融、健康医疗、文化创意主导产业企业;其正逐步成为越秀区吸纳、孵化、培育和壮大企业的核心载体,为越秀区经济高位增长和企业稳定发展提供了空间。

越秀的亿元楼之上,总部经济在云端加速集聚。

“总部经济汇总纳税保障地区税收上升,总部企业也会给地区带来产业联系。”暨南大学投资咨询研究中心主任刘金山分析,越秀的总部企业比较集中在第三产业,通过全省全国全球的资金和业务联系,也会带动第二甚至第一产业,更重要的是带动就业。

近年来,越秀楼宇经济连续三年荣获“中国楼宇经济十大活力城区”“2018年楼宇经济创新奖”“中国最佳国际营商环境城区奖”等多项荣誉称号。2020年,全区重点商务楼宇实现税收345.49亿元,占全区(444.80亿元)比重77.67%;其中,年税收过亿元的商务楼宇65栋,年税收过十亿元的总部型商务楼宇6栋(广发银行大厦、广东电网大厦、工银大厦、建银大厦、广州国际金融大厦、中华国际中心),认定有星级商务楼宇35个(五星级商务楼宇5栋、四星级商务楼宇12栋,三星级商务楼宇18栋),主题特色商务楼宇14个,6栋商务楼宇成功入选广州市首批甲级、超甲级写字楼。

目前,越秀区正大力发展以总部楼宇经济为核心的集约型经济,推动越秀经济集约高效发展,打造具有越秀特色的“1+1+N”楼宇经济命运共同体,楼宇经济发展迈入5.0阶段,有效支撑全区经济密度、服务密度位居广东省各城区第一、全国第三。

数字赋能

打造世界级湾区总部经济基地

两位演员从白雪皑皑的背景中转一个方向,两人便来到了热带雨林。这是2021世界超高清视频(4K/8K)产业发展大会上演的神奇的“瞬间移动”。

老城区发展空间有限,而新兴产业的培育需要空间。如何更好地协调规划两者?近年来,花果山超高清视频产业特色小镇(下称“小镇”)成为了空间与产业的交汇点。

2019年,《花果山超高清视频产业特色小镇发展规划》发布。越秀区联合广州市城投集团、广州广播电视台开展花果山小镇(一期)项目建设。其后,三方又投入26亿元,收购改造越秀国际会议中心,升级世界超高清视频产业发展大会永久会址,改造花果山小镇核心物业,整治提升小镇、流花展贸中心周边环境。

作为中国第一家超高清LED显示屏上市公司,深圳雷曼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选择在花果山成立全资子公司。“广州市将成为世界级超高清产业城市。我们看好广州的全国辐射能力。”公司董事长李漫铁表示。

进驻花果山小镇后,雷曼光电随即为越秀区打造了全国最大的户外8K裸眼3D曲面LED屏,为北京路开街带来了视觉震撼。雷曼光电认为,8K超高清屏将在国内得到广泛应用,小镇的产业生态则为雷曼光电提供了全方位的产业链资源。

今年新入驻花果山小镇的洲明科技也是来自深圳的一家专业LED应用产品及解决方案供应商。

“我们未来会把洲明自己的超高清产业的产品及研发基地放在广州。”深圳市洲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袁道仁说,花果山小镇的虚拟党史馆、XR系统虚拟拍摄场景等多个项目均由洲明科技操刀展示。

企业用脚投票,正是看中了小镇的产业集聚效应。目前,花果山小镇已经形成超高清产业全链条雏形,涵盖超高清前中后端各环节,以及网络传输、会展、金融等服务端。如前端摄录器材的索尼、博冠科技等,中端内容制作的珠江数码、英皇娱乐、草莓V视、当虹科技、南方超高清、莱可影视等,专注后端显示设备的雷曼科技、洲明科技等。

花果山小镇是越秀区破解空间不足,实现老城市新活力的重要抓手。越秀区在战略性新兴产业方面紧扣上级部署,特别是数字经济、超高清产业。

目前,在花果山小镇一期建设基础上,越秀区将规划面积由190公顷扩大至260公顷,为产业发展扩容。深化功能分区为产业集聚区、生活服务区、生态景观区“三区”,全力加速二期建设。

越秀区“十四五”规划提出,“环市路数字经济创新带”将加快推进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建设,高标准布局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等新兴产业,引导优质企业和高端要素加速集聚,力促数字经济与创新产业深度融合。

其中,围绕广州市打造数字经济创新引领型城市,建设数字经济创新应用高地,力促花果山超高清视频产业特色小镇成为广州人工智能产业与数字经济试验区的分园区。

坚持“一体两翼”产业发展方向,越秀区“十四五”的目标是打造世界级湾区总部经济基地。“一体”即强化现代服务业主体地位,“两翼”即建设数字经济创新应用高地和打造世界级湾区总部经济基地。

以环市东商圈、北京路文化核心区、海珠广场文化金融商务区等为载体,以中国广州国际投资年会、世界超高清视频产业发展大会等为契机,越秀区大力引进集聚国际化、领军型、创新型企业总部。

越来越多的世界500强、中国500强、民企500强、著名跨国公司、上市公司、行业“隐形冠军”企业、“单打冠军”企业在越秀区设立区域总部、运营中心、研发中心、结算中心,越秀对全球高端资源的掌控力日渐增强,正成长为世界级湾区总部经济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