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上期云游姬写了一篇关于日本忍者在电子游戏内外的表现《【游戏内外】只狼里能和武士拼刀的忍者,实际上并不存在》,应一些读者的要求,今天与大家好好聊聊另一个在电子游戏中比较常见的日本文化——武士

武士

武士

与出身大多比较低贱的忍者阶级不同,武士是旧日本时期的贵族。武士,日语为“さむらい”(samurai),汉字写为“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公元七世纪,也就是日本的奈良时代,日本国内因为利益分配问题,各地时常爆发农民和奴隶反对奴隶主的起义,朝廷也是权臣当道,政治黑暗,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在逼迫女皇退位完成叛乱以后,孝德天皇学习唐朝的制度,发起了大化改新,全盘唐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虽然经过改革日本解放了部分生产力,完善了统治制度,但是底层人民被剥削的本质并没有被改变,经过时间的流逝,压在底层劳动人民的税收越来越重,地方借压迫底层人民中饱私囊,一些地方领主开始崛起,而为了扩张势力,这些人又开始不断强化自己的私人武装。

随着这些矛盾越来越严重,日本各地叛乱又开始频发,到了十世纪,朝廷无力镇压地方势力叛乱,不得不借助各地武士的力量,武士更进一步得到了中央的承认,成了特权统治阶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由于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日本中央力量的薄弱,导致日本“群雄并起”,直到德川幕府建立以前,日本本土的战争基本没怎么停过,而打仗就需要依赖武士,因此武士阶级成为了日本旧时代的绝对核心,这从日本掌握最高实权的不是天皇、而是将军就可见一斑。

武士道

武士道

虽然许多游戏作品里都有武士这个形象,但是许多都只借鉴了武士的表层,比如盔甲造型以及帅气的武士刀,真正将武士与其文化内核完全展现出来的并不多,相比之下,即使是诞生于西方对日本武士传统偏见之下的产物《对马岛之鬼》,其对武士这一文化的深层次探索都比许多游戏要多得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是《对马岛之鬼》中虽然对于日本现实中的武士进行了一定程度的研究与还原,但是在许多地方还是添加了艺术层面的美化与一些西方人的刻板印象,比如日本武士的“武士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日本武士道确实强调了忠诚性,武士道精神最早起源于日本镰仓幕府,后经过江户时代吸收儒家和佛家的思想而形成,不过武士道吸收的都是儒家、佛家的表面,并没有学到思想内涵,其中一些不能满足武士道的东西,都被日本本土的神道教所补充。

武士道的要求最主要有几个方面:义、勇、仁、礼、诚、名誉、忠义、克己。虽然要求挺多,但是许多日本武士根本做不到这些要求,比如武士道里最为强调“忠诚性”,从1192年镰仓幕府建立,到1603年德川建立江户幕府,中间的几百年由于叛乱,日本政权基本就没怎么稳定过。

日本武士道的忠诚性,很多时候也只限于天皇,而且也没有到中国所说的“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那么夸张。为了拥立天皇,日本武士推翻了德川幕府,结束了幕府时代,但是之后明治维新,武士的利益受损,为此武士又发起叛乱,结果遭到了政府镇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在日本战国时期,下克上到底有多常见,玩过一点《信长的野望》或者《战国无双》的玩家都知道,幕府将军被织田信长下克上流放,最后遭手下明智光秀背叛,丰臣秀吉成了日本关白,德川家康下克上创立了德川幕府,甚至像武田信玄、斋藤义龙这种“父慈子孝”的事情也没少发生,整个日本战国史可以说就是背叛的历史,与中国的宋朝被灭时10万军民跳海殉国相比,日本武士那点忠诚度实在是不够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至于《对马岛之鬼》里什么“武士要保护平民”这种思想,更是子虚乌有,在明治维新以前,日本武士为了测试自己的剑术以及刀剑的锋利程度,经常会夜间在路上斩杀平民,而这种行为并不会得到惩罚。

黑泽明名作《七武士》里就有说过,武士时常欺凌农民,烧毁他们的村庄,抢走他们的事物,凌辱他们的女人,敢反抗就杀掉他们,而农民则会成群结队的袭击落单的武士,也就是“野武士狩”。明智光秀在本能寺之变以后就被农民当作野武士击杀,德川家康在本能寺之变发生以后就因为担心自己成为野武士狩的目标一度想过切腹追随信长,如果不是本多忠胜、服部半藏等一众家臣的力保,后面的德川幕府根本就不会存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日本导演小林正树执导的电影《切腹》,就以武士道里最具代表性的“切腹”,对武士道精神进行了讽刺,毫不留情地批评了武士道文化的虚伪(具体内容可以看电影,这部电影在豆瓣评分9.4,即使是1962年的片子,同样值得一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切腹可以说是日本武士道文化中的代表,然而奉行武士道精神而对中国发起侵略的日本战犯们,却鲜有切腹自尽以示忠诚的人,东京审判里的28个甲级战犯中,没有人敢对自己的所作所为有所担当,甚至出现了大川周明这种通过装疯卖傻逃脱审判的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日本这些军国主义分子所宣扬的武士道思想,本质上是为了让他们更好的实施侵略,这些东西他们自己都不信,但是却通过给底下人洗脑的方式让全国都陷入了战争狂热。

美国文化人类学家鲁思·本尼迪克特在《菊与刀》里对日本的文化进行过一番研究,表示日本文化是一种耻感文化,为了洗刷耻辱,日本人甚至会采取自杀这种极端方式,不过从日本导演自己拍摄的关于讽刺武士道精神的电影、结合日本混乱的历史、日本甲级战犯在战后的表现、以及现在日本的“躬匠精神”来看,武士道文化在日本远没有他们在作品里表现的那么普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