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中国,曾有一个扶摇而起又神秘消失的民族——契丹。契丹的本意是“镔铁”,即坚固之意。这个剽悍好战的民族,在200多年的时间里,曾饮马黄河,在长城内外纵横驰骋。但是,明代以后契丹人就集体失踪了,人世间再也听不到关于他们的消息。这个强大的民族,为什么突然消失?他们创造了怎样的文化?他们究竟去了哪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五一”期间游内蒙古博物院,面对林林总总的陈列展览,我首选了位于四楼的《大辽契丹》陈列。毕竟,富有传奇色彩的“契丹”主题太诱人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大辽契丹》分为“契丹肇兴”“因俗而治”“开放交融”“崇释尚儒”“事死如生”“消亡之谜”六部分。从辽代帝陵的发现、耶律羽之墓、吐尔基山辽墓和陈国公主与驸马合葬墓等契丹贵族墓葬,以及瑰丽的辽墓壁画等几个方面入手,让观众穿越时空听到、看到、感受到那个神秘民族的方方面面。同时,考古学专家、学者对于大型墓葬、重点文物的解读,贯穿在整个展览之中,构成一条帮助观众深入理解展览内容的隐形线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作为中国古代北方草原游牧民族之一,契丹族发端于现今内蒙古的西拉木伦河与老哈河流域,是鲜卑宇文部的后裔。北魏时期见著于史秉,并形成古八部联盟。隋唐时期势力强盛,五代时期建立了强大的辽帝国。公元916年,契丹首领耶律阿保机正式称帝,史称辽太祖,国号“契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辽圣宗时期,改国号为“大辽”。终辽一代,“契丹”和“大辽”两个国号并用。契丹建国后,共历九帝,立国二百余年,先后灭亡后唐、后晋,吞并燕云,与北宋签订“澶渊之盟”,达到鼎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契丹实行“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的“因俗而治”政策,促进了契丹社会经济文化的全面发展。十二世纪初期,契丹政治衰微,宗族倾轧,国力日衰。发迹于白山黑水间的女真族迅速崛起,于公元1115年建立金国,最终成为契丹政权的掘墓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公元1125年,大辽国为金朝所灭,契丹遗族被分别遣散于大漠南北,部分部族成为金朝的属部遗民,并逐渐融入到女真、蒙古等其他民族之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陈列开始部分,出土于耶律羽之墓(位于内蒙古赤峰市阿鲁科尔沁旗)的两件鸡冠壶,吸引了我的目光。一件是白瓷皮囊式鸡冠壶,另一件为褐釉皮囊式瓷鸡冠壶。鸡冠壶,是辽代陶瓷的典型器物,因顶部形状酷似鸡冠而得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契丹族最初以狩猎为生,很早就使用皮囊盛水装酒。皮囊传入中原地区以后,汉族制瓷工匠模仿其外形,烧制出鸡冠壶,也叫做皮囊壶。据说,耶律羽之墓出土的两件鸡冠壶,均是来自定窑的“订制”瓷器。定窑是我国古代五大名窑之一,主要产地在今河北省曲阳县,因曲阳县古属直隶定州管辖,故名定窑。定窑以产白瓷著称,兼烧黑釉、酱釉和绿釉瓷。鸡冠壶传到北方地区后,深受契丹族喜爱。于是,许多汉族工匠从中原来到北方,大量烧制鸡冠壶,中原的技艺与契丹民族的风俗习惯、文化艺术互相融合,使得鸡冠壶在辽的辖域流行开来,由此映射出多民族文化的交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早就听闻,陈国公主墓黄金面具曾在日本创下百万参观人潮。我想,这件面具之所以引人瞩目,不仅仅是刻画了一位契丹民族女性的容貌,更在于面具主人独特的身份以及背后的故事。面具主人是辽景宗孙女,陈国公主耶律氏。与她合葬一起的,是他的丈夫同时也是他的舅舅——驸马都尉萧绍矩。辽朝的皇族一般为耶律氏,后族为萧氏,两大家族为了将政治权力牢牢地握在手中,盛行这种近亲联姻的方式。遗憾的是,据墓志铭所述这场婚姻只持续了两年,36岁的驸马与刚满18岁的花季公主先后因病过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脸上覆盖黄金面具,见证了早期契丹人一种独特的丧葬习俗——树葬。人死后,先是将尸体放在树上任其自然风化,等尸体风干后再把尸骨重新捡起来埋葬。由于树葬之后还要定期举行一系列祭祀活动,对于停放在外面的尸体来说,美化和粉饰就显得至关重要,契丹人贵族采用金属面具、银丝网络把尸体面部笼罩住,以维护主人形象。在众多辽墓中,陈国公主的黄金面具与银丝网络不仅是最完整的,也是等级最高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大辽契丹》陈列中,陈国公主及驸马合葬墓、宝山辽墓、耶律羽之墓、吐尔基山辽墓、多伦小王力沟辽代贵妃墓等等,出土的辽代文物比比皆是,量大而精美,多角度还原出一个曾雄踞北方的契丹王朝。

中部财讯观察提醒您(以上图片由www.omsedu.com提供,如若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感谢您的配合与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