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文坛,同时被称作“杰出作家”与“爱国英雄”的文人可谓凤毛麟角,明末清初有一位青少年,就拥有这两个称呼。16岁的短短一生,英明业绩永垂青史,亘古烁今,写下一千余首诗,内容激昂澎湃,他便是明末诗人,抗清英雄夏完淳。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欣赏夏完淳的十首诗作,体会文字背后的气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夏完淳出生于明朝崩塌之际,当时国家内忧外患,社会积重难返。他的幼年时期,夏完淳接受我国传统教育,父亲夏允彝对其施行爱国主义教育,爱国之心深深地根植于幼小的夏完淳心里。他的母亲是一位不同寻常的女子,据说也能出口成章,对于小完淳影响很大。据记载,夏完淳天资聪慧,七岁就能写诗了,十二岁的时候投身于明末文学家、民族英雄陈子龙门下。

清兵南下,夏完淳的父亲、陈子龙带领年仅14岁的夏完淳与清兵交战,结果兵败,父亲自杀,夏完淳则与恩师陈子龙继续抗清,结果再次兵败,被俘。16岁的夏完淳身处狱中,谈笑自若,写诗寄托慷慨悲凉之情,但他并不畏惧。据说,在行刑前,夏完淳神色不变,刽子手都被他的威严所震撼到,战战兢兢,不敢行刑。当然,最后的结果还是夏完淳被杀,走完16岁的一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当下,16岁还未满成年,在夏完淳身上却体现着如同一位久经沙场的老将,立志为国捐躯,恪守信仰的英雄气概,与他的年龄极为不匹配。但历史就是出现了这么一位人物,让后人不禁感叹又悲叹,是时代造就了这位年少英雄,是他自己的不幸,对于华夏文明是万幸。

夏完淳的诗以忠君思想作为核心,总体来讲,他的诗大致分为三类。其一,表现抗清复国的心态,其二则是书写兴亡之恨及山河之泪,其三则是歌颂英烈,哀悼师友。短短一生,写下一千余首诗,夏完淳的作品充斥着为国效力,渴望建功立业的愿望,同时抱有抵御外族,矢志复明的信念与理想,散发着爱国主义光芒。他的意志是坚定的,为了恢复故国,抛头颅,洒热血的意志不可动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由于抗清战斗失败了,复国愿望破灭了,他被捕入狱,壮志未酬,视死如归,虽然他的人生终点已经来临,他用手中的笔书写,用笔和纸继续战斗,同时道别殉难师友,对那些缴械投降的人充满鄙视,寄托来日奋战复国的心愿。

短短16岁一生,如白驹过隙,虽然他的诗未展现深度,但在一个青少年身上,体现爱国情怀这一品质,是值得现如今青少年学习的。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欣赏夏完淳的十首佳作,体会这位杰出的爱国诗人笔下文字的劲道,也感受一下几百年前一位16岁青年的爱国情怀及远大抱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