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章,被称为“缩龙成寸”的艺术,方寸之间气象万千,有着独特的审美价值。
那么,三百多年前一位传奇作家的印章会是什么样的呢?
1966年,蒲松龄墓中出土的四枚印章,也曾出现在他的手稿和画像上,它们是阴文“松龄留仙”方形印、阳文“留仙”方形印、阳文“蒲氏松龄”圆形印,以及阳文“柳泉居士”图形印。
印章均为寿山石质,通高50毫米,因为没有边款,我们不知道篆刻者是谁,但从材质相同、高度均等、大小相当、风格统一几个方面看,四四枚印章是同一人同时所刻的一组印章。
最为专家津津乐道、也最受观众喜爱的,就是这枚“柳泉居士”图形印。
这枚印章还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据专家考证,清朝初年还没有发现山水入印的先例,它的出现填补了我国明清两代山水图形印的空白。
这四枚印章现珍藏在蒲松龄纪念馆,为国家一级文物,2015年入选“百件齐鲁瑰宝”。
虽然没有资料证明蒲松龄本人是否会刻印,但可以肯定的是他对印章艺术颇有研究,当年他曾与淄博当地的刻印高手袁藩、王子巽交往频繁。
在《聊斋杂记》中不仅记录了如何制印油,如何调印色,还详细介绍怎样清洗印章,才能“不损印文,而清丽如新”。
蒲松龄号“柳泉居士”,他居住的村东有一口水井,四周翠柳环绕,人称“柳泉”。
相传他曾经在柳泉边的草亭里摆了个茶摊,供来往行人喝茶讲故事,谈笑间创作素材了然于心。
这枚图形印既是一方篆刻作品,又是一幅山水画。这方寸之间有山泉、垂柳、小桥,还有书生,布局上运用了斜角呼应的对比关系。
印面右侧山泉从山崖上一泻而下,中间一棵摇曳的柳树,柳树下一座小桥,小桥上有一位书生,面对泉水似有吟咏之状,巧妙体现了“柳泉居士”的意境。
四枚印章体现了精湛的刻印艺术,也陪伴了蒲松龄的坎坷落魄,更见证了他的天才文思,它们还有很多故事等待我们去发现……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