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根祥·艺术家简介

1941年生,1961年毕业于广东佛山艺专。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佛山市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曾任佛山画院院长,佛山石景宜艺术馆馆长。先后在中国美术馆、香港大会堂、广州岭南画派纪念馆等地举办个人画展。

在美术领域先后涉猎国画、油画、水彩画、年画、连环画、版画、艺术剪纸和美术评论多个领域,尤以水彩风景画见长。其水彩画受清初“金陵八家”之首龚贤的“层层积点”和晚年黄宾虹“以点为皴”的水墨技巧启发并借鉴西方印象派画家的“点彩”技术,形成了“积色点染”的独特风格。他的作品秀丽、静穆、浑厚,追求一种大视野、大构图、大气魄的山水之美,被誉为“中国气派的水彩画”。

中国气派的水彩画

一一简评梁根祥的水彩画艺术

文 / 鲁成欣

在近代中国绘画史上,画家在艺术上取得独特成就的途径很多,其中有两条主要的途径:一是以西润中,即在中国画领域吸收西洋画的表现方法以丰富之,革新之。二是以中润西,即在油画、水彩等西画领域吸取中国画的民族精神以改造之、发展之。当代岭南著名水彩画家梁根祥走的是后一条路子,他融汇了中国画的技法于水彩画,开创了“点派”水彩的新画法,使他的作品具有浓郁的岭南地域特色和中国气派。

水彩画虽然是欧洲传入的画种,但由于其水性的特点和中国水墨画相通,故水彩画形成东方特色的“中国式水彩"不仅应该而且成为可能。在这条路上,梁根祥历经了几十年的实践和探索。他在描绘岭南水乡优美景色的题材中,为了表现岭南田野四季如春、海风润物、春潮涌动的地方特色,他借鉴了西方印象派画家的“点彩”技法,更从清初"金陵八家"之首龚贤的"层层积点"和晚年黄宾虹"以点为皴"、"以点代染"的水墨技巧中悟出了面的构成、点的组合、水的润泽等画法,并运用到了自己的水彩画作中,使画面有种强有力的生命感,笔触像乐谱上的音符在跳动,表现出一派勃勃生机的生活气息。

梁根祥的风景画创作特别讲究画面的神韵和意境,重结构、讲格调、求品位,追求一种大视野、大构图、大气魄的水乡之美。他曾总结出风景画创作的四要素为“取、舍、借、变"。“取",指取有形式感之美景,取有特色之实景,取有画眼之中景;“舍”,指舍去平而淡之俗景,舍去繁而乱之杂景,舍去大而空之前景;“借”,指借异地景以丰富之,借经典景以启发之,借眼前景以抒情之;“变”,即变客观景为心中景,变现实景为意象景,变自然景为艺术景。实际上,这四要素的核心是一种源于客观的主观上自觉的表现方式,从这个意义上说,梁根祥的水彩画从一开始便体现出艺术的充分自由,也恰恰是这种自由的创作方式,使他的水彩画建立起具有东方绘画特征,程式化极强的形式、技巧和表达方式的规范。感之于形,动之以情,喻之有理,变之成趣是他创作的心路,以“点”成形要有气势,以“点”为色要有调子,水求韵味,树求节奏,山求魂魄是他艺术的追求。

显然,他的艺术规范与他的艺术立场在他的作品中表现得十分明显,使他担当了中国气派的水彩实验画家的角色,人们对他的关注是从其作品的背后解读了他的艺术的原创性开始的。这种原创性触及到了艺术的本质,超出了艺术外部表现形式,画家在《风和日丽》、《桃花园》、《水乡春暖木棉红》、《情留金沙》、《珠江船影》等作品中,所表现的对视觉艺术所有的新的可能性的探索和充满自信的表现以及他作品中毫不掩饰的主观性,都展示了他的艺术原创性的独持个性和这种原创性背后的时代精神特征。

钱钟书说过:“翻译最高的境界就是把对方的语言化成中国的语言。”中国人画西方的水彩画,也应该有中国式的语言和气派,中国的水彩画才能在世界艺术之林中找到自己的位置。梁根祥的艺术实践,无疑是中国式水彩画的一个很好的尝试。

作品欣赏

风和日丽木棉红 | 280×110 cm

山水清音 | 280×110 cm

群峰屹立 | 280×110 cm

堤岸清晨 | 108×78 cm

珠水长流 | 280×110 cm

动感漓江 | 108×78 cm

河湾绿野 | 280×110 cm

粤北山村 | 280×110 cm

云湧青山秀 | 280×110 cm

桃园深处 | 160×100 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