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为人所知的是甲天下的山水,却鲜少有人了解,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桂林曾是广西最重要的工业城市之一。在三线建设如火如荼的上世纪60年代,桂林承接了大量向内地转迁而至的企业,并兴建了一大批优秀的本土工业企业,不少知名企业名噪一时,却逐渐在时代的变迁中消失。

桂林齿轮厂就是桂林众多知名老厂之一。如今这片承载着许多人回忆与情感的老厂即将退出历史舞台,等待它的将是一个新的未来。

“白天生产,晚上修路”,15381平方米工厂“徒手”建起来

桂林齿轮厂的故事要从1965年说起。那年8月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决定将桂林汽车修配厂一分为二,修理部分成立汽车修理厂,而制造部分成立桂林齿轮厂。次年2月1日,桂林齿轮厂正式成立,地址位于桂林市象山区翠竹路21号。

工厂动工建设后,第一批建设者200多人,主要来自原桂林汽车修配厂,同时也在全市范围招收优秀人才,他们当时响应国家的号召,怀着一腔热血和激情,拖家带口或是单枪匹马,全力以赴投入到桂林工业建设的大潮中。那个年代,人们都以自己能成为工人而感到自豪,甚至感到幸运。1966年,28岁的唐修源就是被选中的幸运儿之一。

“那时候厂里去我们县里招人,一个是要看这个人的工作积极性,另一个是要看这个人的家庭成分好不好。”唐修源出生自兴安县一个农村家庭,18岁便去当了兵,退伍后回到村里从事“社教”工作,工作上积极肯干。经推介,那年他便从县里调到了桂林齿轮厂,正式成为了一名修理工。

那时,他们在翠竹路这片荒芜的土地上洒下热血和汗水,“那时候大家干事情不讲时间,不讲条件。建厂初期,所有干部职工都是一起加班,一边要抓生产,一边要建设厂区。”唐修源与其他几百名建设者一样,大家几乎是用一种狂热的激情投入到建厂和生产劳动中,在物资匮乏的年代,连水泥搅拌机也没有,修路盖房都是靠人工,“白天生产,晚上修路”,建面15381平方米的厂就这么“徒手”建起来了。

不久,一栋栋整齐的宿舍平地而起,还有厂区那高耸入云的烟囱巍然挺立,一条通往市区的道路宽阔平坦,在这座新建的齿轮厂内,灯光彻夜通明,机器轰鸣,呈现出一片繁忙景象。当年8月,桂林齿轮厂就制成了工农—TB型手扶拖拉机齿轮,当年批量生产844件。接着,为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解放牌汽车生产配套的四、五档齿轮、齿套。其后为柳州机械厂TT2型汽车、南宁手扶拖拉机厂工农—12型手拖变速箱和南宁机械厂195N柴油机生产配套齿轮。年产齿轮2.1万件。

从一个单间换到三居室

在那个激情燃烧的年代,每天早上7点、中午2点,厂门口人潮涌动,有的人骑着自行车,有的则迈着豪迈步伐,厂区高音大喇叭放着嘹亮的革命进行曲,人们穿着整齐的工装,手中提着饭盒,陆续朝生产区奔去。在许多“齿一代”“齿二代”的记忆里,厂门口的标语至今依然记忆犹新——“高高兴兴上班、平平安安回家”。

能在工厂里工作是当时一个人在社会上安身立命的资本之一,也是许多年轻人谈婚论嫁的筛选条件。“给你介绍个对象,人不错,在工厂工作。”这句话放在今天也许没有什么特别,但在那个时候,话中透露出的意思大概是这人积极上进,工作稳定待遇优,值得接触。1972年,24岁的临桂县庙岭乡小学教师阳爱英便收到了这样的“相亲介绍”,而与她相亲的对象正是已在桂林齿轮厂工作6年的唐修源。

阳爱英与唐修源两人相差了10岁,在交通不发达的年代,一个在临桂庙岭乡,一个在市区,用今天的话说就是“异地恋”。但他们还是相爱了,在认识不到2年后便选择了结婚。

那时唐修源已经是厂里生产组组长,负责全厂8个车间的调度工作,生产任务重,工作生活都无法离开厂区,而阳爱英则需要继续留在临桂教书,即使是结婚有了孩子以后,两人依然不得已保持着“异地”的相处模式。“周一到周五我就在临桂教书,到周末就带着孩子从乡里上来,星期天下午又回去。”这样的生活一直持续到1981年。

那时候,国营企业就是一个健全的小社会。桂林齿轮厂当时建有自己的生产厂区、职工宿舍、食堂、子弟小学、托儿所、医务室、浴室、理发室、足球场、职工俱乐部、厂属小卖部……每逢周末还有职工班车,一天两趟从齿轮厂到十字街,方便职工去市中心游玩采买。

阳爱英通过努力申请,终于在1981年从临桂庙岭小学调到桂林齿轮厂子弟小学任教,与唐修源成功“会师”齿轮厂。“那时候想从县里调到市里工作是十分困难的,需要经过市委常委开会、市委组织部批准、重工局分配指标等一系列程序。在厂里的协调帮助下,我们一家团圆的愿望才得以实现。”也许是因为过程不易,阳爱英至今仍然记得1981年她作为厂子弟小学老师的工资是29.5元一个月,而唐修源在车间的工资是36元每月。那时候的住房实行单位分配制度,他们结婚时分配了一个单间,两年后变套房,到1986年就换成了一套三房一厅62平米的房子,一家人的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

而桂林齿轮厂的生产水平与效益也在提高。也就是从70年代到90年代的20年里,桂林齿轮厂走过了属于自己的“高光”时期。

资料记载,1970年,桂林齿轮厂产齿轮12.82万件,完成工业总产值168.33万元,实现利润29.94万元,上缴利税26.58万元,实现扭亏为盈。

1976年,完成扩建工程,形成年产齿轮150万件的生产能力。当年上缴利税突破100万元。

1981—1983年,工农—12型手扶拖拉机变速箱齿轮分别获自治区优质产品奖、名牌产品奖。

1984年,加强了齿轮生产的技术改造和技术革新工作。自制成功LZ—110型微型轿车变速箱齿轮生产线,年产齿轮4000台套。同年,1955型柴油机齿轮获自治区优质产品奖。

1986年,生产的柳州LZ—110型微型汽车螺伞齿轮获自治区优质产品奖。

1989年被评为自治区先进企业。

1990年后成为广西汽车工业的主要配件厂家之一。产品行销13个省、市、自治区。1990年完成工业总产值1218万元,实现税利147万元。

“那年,我们的足球场被占了”

进入90年代,市场经济洪流席卷而来。还在计划经济体制中的桂齿未能延续此前的繁盛,与其他大中型国企一样,它们原有的弊端开始显露,如体制不顺、机制不活、冗员过多、效率低下等问题,导致其在资本市场激烈竞争中竞争力开始下降。

为摆脱困境,桂齿也在探索发展新模式。改制后,厂里原有的生活配套单位逐渐剥离出去,阳爱英所在的齿轮厂子弟小学就从此走上了自负盈亏的路。但毕竟是改制艰难的探索阶段,没有成功经验可以参考,“摸着石头过河”是这一时期的注脚。

记者在众多的资料中并未查到有关记载桂林齿轮厂具体是从哪一年开始走“下坡路”的。但在“齿二代”唐涛看来大概是1992年。

“那年,我们的足球场被占了。”1992年,唐涛15岁,在他的记忆里,齿轮厂是一个有着优良足球运动传统的企业,它曾经获得了桂林市第一、第二届冠军杯足球赛的冠军,在职工杯足球赛中也是多次夺冠。包括唐涛在内的许多“齿二代”也继承了这样的传统,厂足球场是职工及其子弟工作学习之余最常去的地方。但在1992年的一天,他们失去了自己的“主场”。

“厂里用这块场地修了一个现代化车间,但之后就一直闲置,也没有置办更多的现代化设备,修好即荒废。”至于为什么荒废,当时15岁的唐涛并不明白,只是随着时间一天天过去,他开始习惯目睹齿轮厂失去一个又一个“主场”,这片承载着回忆与欢乐的乐园变得渐行渐远,物是人非。

终于,在1998年,“下岗潮”来了,厂里一大批人“顺应时代发展”签下了“买断书”,唐修源就是其中一员。他到现在都记得,那时的基本工资是400元左右一个月,而下岗后他的工资是150元一个月,好在当时他已经年近60岁,几个月后他办理了正式退休拿到了300元一个月的工资。

“心若在,梦就在,天地之间还有真爱,看成败人生豪迈,只不过是从头再来。”那年刘欢唱的《从头再来》传遍了大街小巷。那年春晚,电视里小品演员黄宏高声呼吁“咱工人要替国家想,我不下岗谁下岗”。节目很精彩,但齿轮厂的职工们却失落至极,早已习惯了“单位管一切”的生活被突如其来的改制打了个支离破碎。

告别过去,拥抱明天

2009年,43岁的桂林齿轮厂破产。71岁的唐修源与61岁的阳爱英都已退休并于2007年搬离了厂区生活,32岁的唐涛从结婚那年就搬离了厂区。当然,还有很多的人没有离开那里。

或是因为经济困难,或是因为怀念不舍,直到今天依然有许多职工居住在老厂家属区。而所谓的家属区,早已经破烂不堪,由于生活区内的房屋普遍建于上世纪,陈旧破烂、年久失修,且部分住房厨卫不配套,生活区环境凌乱,厂区到处生长着杂乱的灌木和杂草。

在桂林齿轮厂大部分人看来,旧改是好事。

2020年6月,桂林齿轮厂危旧房改住房改造项目正式开工奠基。总投资约9.5亿元,新建住房1924套,建设分两期完成,计划工期5年。其中,项目第一期新建住房1222套,预计2022年年底前竣工;第二期新建住房702套。根据规划,将在齿轮厂新建17栋住宅楼及地下室,总建筑面积约25万平方米,户数为1664户。另外,还规划有配套公共服务用房、生态停车场等,建成后原来的老厂将变成一个功能配套完善的现代化小区。

时间永远挡不住历史前进的脚步,这些老房子拆掉之后,两代“桂齿人”的成长记忆也将不复当初。也许告别过去,才能更好地拥抱明天。“我们已经签了旧改协议,要了房了,比以前的老房子大一倍。虽然怀念过去,但我们还是希望并相信政府会把这里改造得更加美丽和宜居。”日前,记者采访唐修源时,已经83岁的他这样说道。

来源丨桂林日报记者苏展

桂林日报社新媒体中心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