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许久之前和大家聊了聊“战略轰炸”的话题,简单介绍了二战时期英国、美国轰炸机对德国本土的战略轰炸,以及美国B-29轰炸机对日本本土的战略轰炸。但这是从进攻方的角度来看的,所以我们从防守方的角度来聊聊,对于防守挨炸的一方有个专用名称,叫“国土防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和“战略轰炸”不同,攻击敌国本土有计划有目标的攻击,就必须要拥有大航程、大载弹量的大型轰炸机,而当时能满足以上条件的就只有美国和英国。但对于防守方来说,无论敌方的飞机大小,只要它是对本国进行轰炸的就必须进行拦截,而这就算是国土防空。从这个角度来看,当时的中国、日本、德国、英国、苏联等都有自己的国土防空案例,毕竟都挨过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国土防空和战区防空不同,战区仅局限于交战区域,敌方轰炸机针对的是前线的军事目标,而且多用对地攻击机,其中以德国JU-87“斯图卡”、苏联伊尔-2攻击机为典型代表。而国土防空中敌方的轰炸机直接飞越战区抵临本土上空,对城市中的各种工厂、发电厂、水坝等重要目标进行无差别攻击。而这些目标既是国家工业的血脉,也是国民生活的基本支柱,如果这些工业能力一旦垮掉,那对军事实力也肯定会受到影响,从而影响战争的走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对于防守方来说,要保卫城市免受打击,就必须将来袭的轰炸机给拦截,而通常是由高射炮部队和战斗机部队进行拦截,这也是国土防空作战中拦截的打击系统。相比之下,用于发现、观察、跟踪的预警系统则显得更为重要,毕竟只有发现了敌机才能制定拦截计划,引导各个部队进行拦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举个简单的例子,想要有效发现飞机就必须是在防空圈外,之后分析轰炸机的飞行路线,制定拦截计划,抽调就近的高炮部队进行炮火准备。在该航线上附近的机场有哪些,如何进行梯次分配拦截等。在引导战机在合适的时间、合适的空域、合适的高度进行拦截等。因此需要构建一个完整的防空体系,在体系的引导配合下才能将战果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