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钱用完了,后天我必须回去工作。我们还没有过多考虑此事。来了一封电报。一个工作机会。《前驱报》驻巴黎分社提供了一个不怎么好的工作机会。但在能使自己的处境好转前,倒是可以解决眼下的危机。”

这段拉家常的开头来自二战期间驻德记者威廉·夏伊勒的新书《柏林日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说实话,刚拿到这本沉甸甸的书时,我的内心是有些拒绝的:压抑的黑白色封面,鲜红的大字,乌压压的人群,一切都透着压抑、沉重。何况二战这个题材,对于非历史、军事迷来说,实在提不起什么兴致。

但是本书作者威廉·夏伊勒可以说是一位妙人,他消息灵通,为人幽默,经历又着实传奇丰富。作为战地记者,夏伊勒可以近距离地接触到很多重要人物,到达事件发生的现场,描述起来就有种特别真实的质感,而且他爱点评,常常在日记中发表自己的见解,很多观点读起来都让人忍俊不禁但又富有深度。

下面小编将抽取其中一小片内容和大家聊聊,透露一点儿本书的风格和内容,如果你有兴趣的话,记得文末留言,我们会送出一本。

1934年9月2日

柏林

这时间,夏伊勒刚刚找到了新工作,到达柏林。很显然,他并不是第一次来柏林了,但是处于战备期的柏林,已经不是他当初认识的那个柏林,夏伊勒开始在日记中发牢骚:

“处于极度沮丧前的痛苦中。我怀念共和国时期的老柏林,那种无忧无虑,无拘无束、文明开放的气氛,留短发的翘鼻子女孩和理平头或留长发的男孩,会整晚与你坐在一起,就所有问题进行充满智慧的热情探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是1934年的柏林已经是“无休止的‘希特勒万岁’、皮靴后跟的叮当声、褐衫冲锋队或黑衣党卫军在街上正步行进”这一切都让他感觉烦闷。甚至他在当地散步时,不得不经常躲进商店,以免“向过路的冲锋队或党卫军的军旗敬礼。”因为不这么做的话,“可能会因大不敬而挨顿暴打。”

在种种的不适应中,夏伊勒的工作还是正常开始了,他的第一个重要任务就是采访纽伦堡的纳粹年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夏伊勒非常细致地记下了他首次近距离见到希特勒的场景,包括自己当时的心理。

“黄昏时分,就像罗马皇帝一般,希特勒乘车驶进这个中世纪古城,沿途是疯狂欢呼的纳粹党人密集方阵……他站在汽车上,右臂无力地行纳粹举手礼,回敬极度疯狂的人群。”

在夏伊勒原本的设想中,这位“元首”会强悍很多,他也许会像他之前见过的墨索里尼那样有种戏剧性专横傲慢的样子,但是,希特勒的举止在留给夏伊勒的初印象是“几乎可以称得上是谦逊。”但随即他就加上了自己的点评“但我对其真诚表示怀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天稍晚些发生的事情,让初到柏林的夏伊勒再接受了一轮震撼。

“今晚10点左右,我混进足有上万人的歇斯底里的人群,他们挤满了希特勒所住旅馆前的护壕,高喊‘我们要元首’。最终,希特勒走到阳台上站了一会儿,这些人的表情令我震惊。人们脸上的痴狂表情,让我想起路易斯安纳乡下满地打滚的宗教信徒入魔时的面容。妇女们盯着他,就像盯着救世主,面部表情几乎不似人类。“

这些现象让夏伊勒开始琢磨,到底是什么激情让希特勒如此受人们欢迎,为什么人群会如此狂热。观察琢磨了两三天之后,他就有了自己初步的判断。

1934年9月5日

柏林

“我开始理解希特勒取得惊人成功的一些原因了。他从罗马教会借鉴了一些经验,使20世纪德国人单调乏味的生活重新拥有了壮观的景象、绚丽的色彩和神秘的气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夏伊勒在日记里详细地记载了他到达柏林之后参加的第二场重要活动:

“希特勒的出场颇富戏剧性。乐队停止演奏,聚集在大厅中的三万人鸦雀无声。随后,乐队奏起《巴登威乐进行曲》,有人告诉我它只在希特勒出席重大场合时演奏。”

“然后,庞大的交响乐团奏起贝多芬的《艾格蒙特序曲》。巨大的弧光灯打在主席台上,希特勒居中落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夏伊勒敏锐地发表见解:这种华丽的表演,拥有某些天主教大教堂举行复活节、宗教弥撒时所具有的神秘宗教色彩。

“毫不奇怪,在这种氛围中,希特勒所说的每个字都会被当成上帝的旨意。人们的,至少是德国人的,判断能力此刻完全丧失,宣布的每个谎言都被当成最高真理来接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虽然夏伊勒的判断也许有些武断,但其实非常富有预见性,他的很多观点都和后期社会学家和心理学家诸如弗洛姆等学者的论著不谋而合。

而且这种洞见力也不仅仅在于心理学领域。夏伊勒在德国乃至整个欧洲做了7年多战地记者,穿梭于柏林、巴黎、伦敦、罗马、华沙、维也纳,足迹遍布大半个欧洲,几乎经历了德国从军备到与英国交战的全过程。期间他辗转多地,由记者做到分社负责人,后临时转为电台主播,报道一线作战实况,也做了很多重要头目的一手采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与此同时,他也是当时在欧洲生活的一位普通人,他的工作、婚姻、生活状态也是当时人生活状态的一个剪影,至今读来也让人颇感亲切。

所以整体说来,《柏林日记》既可以是一本历史迷、军事迷床边案头的好文献,也可以作为普通人了解历史的一个切口。里面的观察、叙述,甚至作者本人的生活,都可以给人一种“原来那时候人们是这样生活”的感慨,他把你从当下原地拔起,送到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欧洲生活了一段时间后,又轻轻放下,好像在读完之后,你已经不是原本的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留言随意聊聊

我们将精选1人

送出本期《柏林日记》

恭喜“周堪伟”

获得上期好书

请添加客服小森微信领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