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河南暴雨牵动着全国上下的关注,

暴雨引发的洪水是建筑面临的重要课题,

无论是将建筑升高至泛洪水位线以上,

还是采用防水材料涂层预防

暴雨之下,

如何利用建筑辅助防控措施抵御洪潮灾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因地制宜

#越南朱笃之屋 NISHIZAWA ARCHITECTS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由于越南气候湿热,每年雨季时期长达4到5个月,除了筑堤道路外所有路面都常常位于水位之下,因此传统建筑多以宽大飞檐、多面开窗的干阑式为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NISHIZAWA ARCHITECTS建筑事务所在结合当地建筑文化的基础上进行有效的防水防洪设计。在契合当地地域精神的前提下,打造一个与周遭环境相结合的建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建筑整体利用当地石头或混凝土柱子进行抬高,框架采用金属波纹薄板包裹的悬挑木质框架(floating timber frames)。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设计师将原有屋顶进行倒置,由正三角屋顶变为倒三角屋顶,扩大屋体遮蔽面积的同时还有利于屋顶的排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同时将屋顶与立面墙交接的开窗部分改为落地式的旋转金属窗,保证阳光和自然风的进入,不破坏当地建筑习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同时设计师将所有室内固体墙更换为活动隔断,令空间即使在遭遇暴雨和洪水侵袭时,可以在第一时间利用空间缝隙进行泄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座建筑在实现抗洪的同时,保留了当地建筑文化的元素以现代设计语言融合周边环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架高地基,降低水动力压力

#英国纳拉拉之屋 建筑师设计约翰·帕迪(John Pardey)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纳拉拉之屋(Narula House),位于英国泰晤士河支流河岸,河流附近为高发洪水区,地点的潜在洪水深度记录为1.17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建筑师约翰·帕迪(John Pardey)为规避气候变化导致水位上升的潜在威胁,将住宅地基进行整体架高,以使得水流可以任意通过建筑底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建筑师通过在住宅底部增加钢结构,将宅位抬高至距地面2.2米处,让房屋“踩上高跷”。

晴天时屋底可以作为临时停车场,当遇到洪水突发时,Narula House则可以“悬空”在河流上,降低了“沿海洪水的水动力压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设计并没有隐藏防洪措施,而是进一步利用高度优势,将景观与建筑形态交织在一起,将自然景观引入室内空间。

除了利用人工材料对屋体进行抬高,在爱沙尼亚,建筑事务所b210 architects利用当地白桦树树干将建筑进行抬高处理,避免洪水侵害。


#Maidla Nature Villa 阶梯森林小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白桦树将建筑整体抬高到离地面1米的高度,7米长的螺丝钉钉进软土里。为了更好的配合有限的地块,房子被切割成不规则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们试图创造一个空间,提醒人们与大自然的联系,以及联系的脆弱性和价值——它在许多地方已经消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因为抬高的设置,即使在涨潮时,也可以直接从露台上划独木舟驶向安全地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屋顶种植植被,降低透水性

#屋顶防水新方案 Brasil Arquitetura 事务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来自巴西Brasil Arquitetura事务所的建筑师提出使用植被充实平板屋顶的解决方法。利用传统斜屋顶和瓦片进行排水作为传统手法在被建筑师使用的同时,“水平屋顶”仍然是排水问题的多发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通过不断向板坯中灌水,减小板坯结构部分的温度变化,降低裂缝的产生,进而降低屋顶的透水性,实现“以水防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是一个非常简单和廉价的系统,它不需要倾斜屋顶,因为多余的水会以渗出,而非排出的方法散失,也不会对建筑结构造成额外的负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浇筑一体化,起挑悬空

#Stamp 住宅,澳大利亚 Charles Wright Architects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栋倚水的张扬造型混凝土建筑位于澳大利亚国家公园热带雨林的边缘。

屋体一体化的起挑设计让建筑避免洪水和承受强烈的气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建筑整体由混凝土通过预置和现场浇筑两种方法结合完成,因此屋体抗压强度大,有利于在洪水中避免被冲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同时该建筑体使用电力系统是环保的太阳能发电和预备的沼气发电系统,在可以防洪的同时也能实现节能环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防洪设施融入城市空间

#汉堡Niederhafen河滨走廊 扎哈•哈迪德建筑事务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条625米长的河滨走廊位于汉堡易北河畔的Niederhafen,是德国汉堡城市防洪系统优化和加固的重要组成部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06年汉堡市组织了一场重建防洪堤的设计竞赛,最终由扎哈·哈迪德建筑事务所赢得了该项目的设计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经过改造后汉堡的Niederhafen防洪堤融合了该市著名的河滨长廊,长廊位于防洪堤坝的顶部,既可以一览无余地欣赏到港口景色又能实现抗洪的功能作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汉堡的Niederhafen防洪堤的重建将其河滨长廊与周围的城市肌理重新连接起来,同时也与周围社区建立了连接。该线形结构东段高度8.60米,西段高度8.90米,可以保护城市免受冬季风暴潮和极端浪潮的影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将防洪设施融入城市空间同时进行现代化升级和加固已经成为当下城市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

洪水是全球建筑面临的重大问题,不论是将建筑升高至泛洪水位线以上,还是尊重当地风俗习惯、生活方式的建筑风格下的设计,又或是采用抗洪材料、环保材料建造,使用涂层、饰面薄板防止水入屋内等环保的做法,都是值得我们学习借鉴的地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DECO还特别连线了三位建筑师:Wutopia lab俞挺、大海小燕设计郭东海、中国美院风景建筑研究总院青年创作中心陈夏未对于防水抗洪建筑,谈谈他们的看法。

Q: 河南暴雨成为全国的重大事件,而历年来暴雨引发的洪水是建筑面临的重要课题,您可以针对建筑在建造时防洪方面提一些专业性建议么?

俞挺:在城市里的防洪分两个,一个是我们所说的普通建筑的防洪,一个是大型市政设施的防洪,大型市政设施包括涵洞地铁,甚至包括商场里下地下室的防洪是属于普通公民间的防控,这两个要分开谈这件事情才有意义。

那么大型设施的防洪其实是依赖于两点,第一个是及时的预报预警处理,要提供的是一种辅助设备,就是辅助防洪措施和机械措施,这是非常关键的。无论是大型设施、市政设施和普通公民建的设施,最大的要求要保证供电安全,供电不出现问题。第二道就是辅助防控措施,这种设计应该在所有的建筑里面有以备不时之需。

郭东海:对于地下空间,在进入地下部分通道,比如地库入口、楼梯口,需要设置防洪挡板,而且地下部分的水机房、水泵房的处理能力要按尽可能大的标准来设置。建筑前的广场排水坡度、排水沟的设置,以及市政排水也相应要提高标准。建筑的首层能做架空处理,也能减少部分损失。

陈夏未: 目前国内推行海绵城市,这个方式还是相对有效的。就单项目而言,外围都会设置截洪沟,类似护城河的概念,防止外围水进入,另外就是建筑标高相对周边场地尽量高一点。

DECO TIPS

1.将建筑地基升高至泛洪水位线以上;

2.对建筑内的暖通设备、管路、电路系统组件抬升或进行防洪改造;

3.建筑屋顶可以用防水材料建造;

4.建筑表皮可以使用涂层、密封剂以及饰面薄板等;

5.安装地基通风口或井泵;

6.在建筑体附近建造遮挡屏障;

7.建筑内设置下水管道防回流阀门;

正如日本建筑师板茂所言:“作为一个建筑师,我设计了美丽的建筑,但同时,建筑师应该有社会责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看完这些防水抗洪水的建筑, 你有什么感想?欢迎在留言区与我们分享,让我们一起关注河南暴雨救援!为河南祈福!DECO将精选留言送出时髦商店好礼 !

监制 | Sugar

新媒体编辑 | 秦楚 助理 | 吴嘉悦

图片提供 | John Pardey Architects 、Brasil Arquitetura 、Charles Wright Architects 、Zaha Hadid Architects 、NISHIZAWAARCHITECTS、b210 architects

本文为《ELLE DECORATION家居廊》版权所有,欢迎转发朋友圈;如需转载、投稿,请联系留言获取转载、投稿方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