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从国家急迫需要和长远需求出发,集中优势资源攻关新发突发传染病和生物安全风险防控、医药和医疗设备等领域关键核心技术。
生物医药业是推动“健康中国”的重要力量,也是建设制造强国的重要支撑。如何加快医药及医疗设备产业创新发展?如何加快发展生物医药产业,做大做强生物经济?就相关话题,经济日报记者专访了海王集团董事长张思民。
记者:从“2030健康中国”规划纲要实施到“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出台,医药健康产业面临怎样的机遇和挑战?
张思民: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党的十九大再次强调“实施健康中国战略”,习近平总书记更是多次强调“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这些都为医药健康产业发展创造了历史性机遇。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虽然医药制造业企业不同程度受到影响,但长期发展前景仍被看好。一是生物制药提升空间巨大。相对于整个医药行业来说,我国生物制药市场占有率较低,但其发展潜力却是巨大的,特别是近年来国家加大对生物技术创新和生物产业发展的支持力度,促使该产业保持快速发展势头。二是中医药行业将大放异彩。中医药在救治新冠肺炎患者方面取得了良好效果,这将有效推动我国中药审批制度完善、拉动中成药需求增长。随着医药需求增加和医疗保健体系逐渐健全,我国将成为全球药品消费增长最快的地区之一。
记者:医药行业发展壮大,需从哪些方面努力?
张思民:医药健康行业发展壮大,要从两个方面突破:一是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健康服务的初心,这是医药企业赖以发展壮大的坚实根基。药企要深入了解老百姓的需求,解决人民群众的痛点,才能获得持续发展。二是技术创新和模式创新,这是药企赖以发展壮大的不竭动力。要有持续创新的能力,才能在一轮又一轮的市场竞争中站在前沿、争取主动;要不断开展模式创新,才能在一次又一次的市场“淘汰赛”中胜出,找到新的增长点。比如,海王集团围绕“降药价、惠民生、促医改、兴产业”目标,依托药品集团采购组织全药网建立起一套“互联网+医药”模式的新体系,有效降低了患者药费支出。
记者:深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同样也是粤港澳大湾区的核心区域,作为深圳的知名企业,如何更好服务国家重大战略?
张思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和粤港澳大湾区的“双区”地位,决定了深圳企业必须要有更大格局、更高品质、更强动力,这个区域内的企业要力争具备两个特质:一是能够带动和引领行业发展。身处这个区域的企业,创新能力要更强,要带头制定行业发展标准,创新发展模式,成为行业发展标杆。二是能够代表中国参与世界竞争。这个区域的企业要有国际视野,要有信心打造国际品牌,同时要集中区域的科技力量和创新优势,瞄准一些世界性的科研难题并争取有所突破,比如治疗癌症的药物研发、重大传染疾病的疫苗研发等。
记者:企业家是推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角色,您怎么看待企业家精神?
张思民:企业家精神内涵丰富,从爱国情怀、勇于创新、诚信守法、社会责任、国际视野等方面,给予我们巨大启发。
企业家是我国经济建设的中坚力量。我最深切的体会是,只有踏实维护国家利益、人民利益和社会利益,才能称得上是优秀的企业家,才能赢得社会的理解、尊重和支持。同时,优秀企业家必须具备创新精神,要始终保持饱满的创新热情;必须要有奉献精神和强烈的责任意识,以国家使命为己任,才能成就大事业;必须要有工匠精神,要把产品和服务做到极致。
践行企业家精神,我们要勇当新时代的“拓荒牛”,在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赢得主动权,为降药价惠民生促医改作出新贡献;要专注医药健康产业,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机遇,努力在创新中巩固基础、赢得优势;要坚定推动实业发展,建设实体项目、做强实体经济,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持续奉献社会。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