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次出动的翼龙-2H应急救灾型无人机

近日,翼龙-2H应急救灾型无人机从贵州安顺机场起飞,飞往河南米河镇上空,执行其服役后的首次应急通讯保障任务。据了解翼龙-2H飞抵灾区后,为50平方公里提供移动公网通信,在最短时间内保障了灾区内部与外界的通讯联系,是真正意义上的救灾黑科技。而随着该型无人机出动,有几项问题也需要加以说明:

为何要派出该型无人机?

此次执行通讯保障的区域,主要在河南省巩义市米河镇,而该镇在7月21日遭到强降雨影响,短时间造成2万人受灾,该镇供电线路基本中断,通信光缆冲断,通讯基站失效,这直接导致米河镇对外失联长达24小时。鉴于此,必须在第一时间建立基础通讯,从而为外界评估灾情以及救援救助提供关键信息,此外,此次通讯应急保障任务是面向公网,这意味着普通大众可利用该通讯保障向外界“报平安”,极大程度上避免了灾后可能产生的“孤岛心理”,有助于百姓树立灾后重建的信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灾区图片信息

翼龙-2H除了为灾区建立应急通讯以外,还肩负了灾区侦察任务。该型无人机搭载了合成孔径雷达以及光电侦察吊舱,通过这两项设备,可不受任何气象条件限制下对灾区情况进行侦察,为后方提供相应的视频、图片,这对于次生灾害预判以及外界救援进入提供了最为有效的情报支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汶川地震15勇士惊天一跳

二、为何要研制该型无人机?

这还得从2008年5月21日的汶川地震谈起。在这场8.0级的特大地震中,位于震中的茂县对外道路全部中断,通讯全部中断,一时间茂县成为了一座“孤岛”,外界完全不了解灾区现状,这为后期救援造成了极大的难度。而为了在最短时间内建立通讯联系,2008年5月14日12时30分,在空降兵研究所所长李振波的带领下,空降兵某部15名空降兵在无气象资料、无地面指挥、无地面标识的“三无”条件下完成了历史一跳,至此才依靠卫星电话打通茂县与外界的通讯渠道。

从后期来看,虽然这15名空降兵圆满完成了任务,但风险极大,难度极高,为此在汶川地震后,如何能够在最短时间内建立灾区对外通讯联系,便成为重点研究方向。随着中国无人机技术的成熟,利用无人机建立通讯成为最佳手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翼龙-2H地面操控平台

三、滞空时间短不短?

从目前消息来看,此次翼龙-2H无人机执行应急通讯保障任务时长大致在5小时左右,对此有网友认为滞空时间较短,还存在短板。对于这一问题,首先需要强调,翼龙-2H执行的是应急通讯保障任务,建立灾区与外界通讯联系是首要任务,第一时间传出灾区信息是关键,从这一点来看,5小时通讯时长完全够用。其次,翼龙-2H是从贵州安顺机场起飞,从该机场飞抵灾区上空至少需要4.5小时,返航同样,加上预留应急储备时长2小时,总任务过程可达16小时,这种飞行时长短吗?如果起飞机场就在河南周边地区,滞空时间完全可达到10小时左右,这种应急滞空时长,在全球同类型救灾无人机中绝对处于领先地位,这不应该感到骄傲吗?

此次救灾,我国出动翼龙-2H无人机,不仅令世界为之震惊,更令国人感到骄傲,这再次体现了中国政府所坚持的“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试问,无时无刻不标榜“人权至上”的美国,在这种场景面前,还有资格说三道四吗?美国,好好反思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