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去超市买饮料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元气森林被放在了货架最显眼的地方,整整三排,而笔者经常喝的名仁苏打水则被挪到了货架的最后面,如果不是理货员提醒,恐怕都找不到。当时突然感慨,可能过不了几年,就喝不到名仁苏打水了,因为超市这一举动已经表示曾经畅销十余年的名仁苏打水如今已经不受消费者待见了,而年轻人对网红产品元气森林的接受度正在提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也难怪,成立于2004年,苏打水市场的领军者,名仁苏打水虽然有17年发展历史,但如今在年轻消费者中的声量却不高,没有广告、没有营销,很多年轻人甚至不知道这个牌子。相反地,比名仁苏打水晚了12年的元气森林,仅用5年时间便成为爆火级产品,抖音、快手、直播带货、电商、微博、小红书等到处都有元气森林的广告,市场份额迅速上升,就连一些曾经对苏打气泡水不感兴趣的年轻人,走进超市都忍不住拿一瓶尝试一下,足以可见其品牌的影响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起了个大早的名仁,为何赶了个晚集?

饮料市场本身可细分的赛道就不多,每一个赛道所能够留存的品牌数量也就七八个,因为消费者能够记住的品牌只有那么多。也就意味着一个新品牌的兴起,必然有一个老品牌被边缘化。而在苏打水这一细分领域,元气森林的崛起,很有可能会挤掉第三名的名仁。屈臣氏与娃哈哈的苏打水本身就有品牌,所以元气森林想要取代前两者并非易事儿。反而,品牌力不足、单价较低的名仁很有可能成为此次混战中的牺牲者。

快消品发展的核心无非是渠道和品牌。首先在渠道方面,成立于2004年的名仁,有着较强的优势,铺设城市超过300余座,合作的经销商超过1000多家,强大的供应体系使得每年的销售量以亿计。也正是强大的渠道优势,使得名仁能够在苏打水系列中保持在前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过,元气森林在渠道的铺设上也并不含糊,通过城市的连锁便利店以及电商平台这两个渠道,完成了首轮渠道铺设。然后根据目标人群需求,元气森林转型进驻连锁商超、校园超市等年轻消费者聚集的场所。同时在北京250余家711和500余家便利蜂进行了铺设,抢占了最好的货架位。同时,覆盖了天猫、京东等电商平台。

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名仁以及元气森林都已经完成了基本面的铺设。而元气森林在年轻人中的知名度远远高于名仁的背后,则是因为其在品牌上的持续发力。名仁作为一个数十年的老品牌,专注产品研发的同时,却忽视了品牌定位与形象。因此,一旦有新兴品牌利用互联网进行营销推广,站到名仁的对立面,名仁就会异常难受,品牌方面的短板也会更加明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任何时代,产品的宣传都离不开广告语,名人的slogan是“酒前酒后喝名仁”。但是,纵观近几年的电影、电视剧、综艺、微博等多种常见的宣传渠道中,从不见名仁的身影。反而与医院的血液科进行合作,如果就诊患者检测结果显示尿酸值超标,名仁就会免费提供一箱苏打水,这种做法对年轻人的影响力极小。而在饮品市场,不能获得年轻消费者认可的品牌,是没有未来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深谙这一点的元气森林,自推出其就开始在各大渠道发力,电视剧、电影、综艺、抖音、快手上广告一波接一波。同时,深谙年轻人对于饮品的需求,主打“0糖0脂0卡”。也正是因此,才引得不少消费者想要尝试一下。但是,元气森林的产品真的比名仁好吗?并不一定,旗下推出的乳茶原本主打0糖,但并非真正的0糖,此事还一度上了热搜,但是在整个公关团队的化解下,该事件并没有对元气森林造成影响。

在传播里面,向来有三人成虎这一说,只要不断地有消费者告诉别的消费者,元气森林是好喝的,那么就会有越来越多的人认为元气森林是好喝的。名仁苏打水即便口感较好,品质较高,有药用功能,但是企业如果不主动去说的话,消费者是不会认为产品好的,现在已经过了“酒香不怕巷子深”的时候,而是到了“王婆卖瓜”的互联网时代。

正是抓住了这一点,元气森林不仅利用营销提升了品牌的形象,获得了消费者的认可,也获得了资本的认可,估值已超60亿美金,在整个苏打水领域,可以说是后来者居上。

名仁走下坡路固然有时代的原因,但更多的是自身的原因,其也是河南众多企业发展的一个缩影。河南,作为产粮大省,作为中国的粮仓,向来有“中原熟、天下足”一说,基于粮食优势,河南在快消品领域本有一批龙头企业,如郑州思念食品、三全食品、新乡娃哈哈、周口金丝猴等。但是因为不关注品牌,不能跟随时代的发展而转变自身思想,在营销等方面跟不上行业发展的脚步,这些原本能够成为一流企业的品牌逐渐淡出大众的视野,销量与市场份额双双下降,更甚者被一些新兴的品牌赶超,逐渐沦为三流企业。

名仁的问题也是河南众多企业的问题,以名仁为诫,及时调整,未来或许还有机会!

本文内容系旅游看河南原创,图片源自网络,未经作者授权,严禁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