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1915年,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高举民主和科学的大旗,整个中国为之一振,在茫茫黑夜中唤醒了一批具有新思想的中国青年。“地球即成白首,吾人尚在青春”。1916年,李大钊在日本写下了《青春》一文,号召青年冲决过去历史之网罗,破坏陈腐学说之囹圄,以青春的精神不断改造自我,以青春的朝气、青春的理想,唤醒百年沉睡的旧中国。

“以风雪沧桑,鉴中华之光”。从南湖红船的扬帆起航到新时代站在新起点长风破浪;从井冈山的星星之火到放射出新的时代光芒;从推翻清王朝的统治到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面对饱经沧桑磨难的中华大地、遭受深重苦难的中华人民,无数仁人志士为救国而上下求索。“吾以吾血浇吾土换山河永固”从红楼走到红船,从延安走到北京。史书上寥寥几笔便是少年们的一生,在他们的青春里容不下一张安静的课桌,放眼望去皆是血色的红色故事,他们不说“爱国”,他们说的每一句话都是“爱国”,在那文字里的一撇一捺都带着温度,以牺牲一切的豪情壮志书写了新中国成立的伟大篇章。

1960年,一个十七岁的女孩背着行李,步行四十里去教书。后来,她和一位同事喜结连理。65年,丈夫外出学习一个月,可这个教学点只有两个老师。于是,生完孩子13天的她又站上讲台,教两个复式班的学生。为了工作,她把孩子留在母亲家。想孩子了,就步行四十里回到老家。这条路,她一走,就是十年。70年代,在那段艰苦的岁月里,她和村民一道捐物、筹劳、白手起家,一砖一瓦重建校舍。她把他乡当成故乡来热爱和建设,毅然投入到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扫除青壮年文盲的战役中,白天教小学,晚上教夜校。……她三十八年如一日地站在三尺讲台默默耕耘,从来没有忘记自己作为一个党员的责任与信念。这个人,就是我的奶奶。

1993年,一个女孩怀着美丽的梦想走上讲台。一开始,学校很大,学生有很多。后来学校变成一个教学点,再和别的教学点合并。到最后,只剩下1名老师和6名学生。她坚守在这个学校二十余年,不肯放弃每一个学生。这个人,就是我的妈妈。

我们一家四代,有12名老师。我的曾祖母、爷爷、奶奶、姥爷、妈妈阿姨、姑姑、姑父、两位姐姐、姐夫和我,都是平凡的人民教师。我们大多是乡村教师,年龄最小的我,也已经在一所乡村中学任教两年了。在那个特殊的年代,很多老师因不公正的待遇纷纷辞职,但我的家人没有一天离开过。只有姥爷和姑姑因病去世、提前离岗。教书育人,对于我们这个家庭来说,不仅仅是一种职业的选择,也是一种人生的信条。

在波澜壮阔的中国教育史上,乡村教师曾写下浓墨重彩的篇章。从初步实现“两基”到“两基”巩固提高,从西部“两基攻坚”到“双高普九”。中国用25年的时间,完成了发达国家100年才能完成的任务。奇迹背后,是几代乡村教师默默的坚守与付出,他们用朴实的信念与行动,撑起了乡村教育的脊梁,铸就了中国教育史上的丰碑。

2019年,我大学毕业要去一所乡村中学。临行前一天,奶奶和妈妈都红了眼眶,可她们还是说:“不管在哪里,都要好好教”,这句话不仅包裹着对孩子的不舍,更包裹着四代人对乡村教育的责任与传承。我们都是平凡的人民教师。我常想,爱国爱家,是不是一定要做一些惊天动地的事。来到张集中学,面对简陋的校舍、不便的交通、举目无亲的孤独。我才明白,很多事不是我们做不到,而是它贵在抉择、贵在坚守。接过长辈的接力棒,我找到了值得坚守一生的事业。我相信,我的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会积淀多少真情。

散落在乡野里的校园和校园里微弱的“烛光”,是照亮乡村蒙昧的力量。甘将心血化时雨,润出桃花一片红。我们自愿放弃城市的繁华,宁愿守候乡村的清贫。我们在艰苦简陋的条件下,培育着祖国的花朵。我们贫穷却富有,我们孤独却充实。

像我们这样的乡村教师,有太多太多了。在波澜壮阔的中国教育史上,乡村教师曾写下浓墨重彩的篇章。从初步实现“两基”到“两基”巩固提高,从西部“两基攻坚”到“双高普九”。中国用25年的时间,完成了发达国家100年才能完成的任务。奇迹背后,是几代乡村教师默默的坚守与付出,他们用朴实的信念与行动,撑起了乡村教育的脊梁,铸就了中国教育史上的丰碑

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在这跨越式的一步中,我们以新的形象出现在我们所奉献的土地上,努力成为一个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教师。

薪火相传、砥砺前行。现在每一年,都会有很多人加入乡村教师这个大家庭。我们扎根在这里、坚守在这里,把他乡当成故乡。让我们从前辈手中接过希望的火把。照亮留守儿童前进的道路,为他们插上飞翔的翅膀。不负韶华、砥砺前行,将乡村教育嘹亮的歌声奏响在中原大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