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世界的竞争可谓是涉及到方方面面。小到一部手机,牵扯到科学技术的竞争;大到大炮航母,涉及到军事力量的竞争。各个国家明争暗斗,终究是人才的竞争。一个真正有实力的人才的出现,没有哪个国家不想要来争夺的。今天我们提到的中科院院士高华健,曾经被三个国家争夺,虽然他最后选择了美国并且加入了美国国籍,但是他却从美国带回了大量的的人才和先进的技术,用一种不一样的方法来报效我们的祖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五院院士诞生

1963年出生于中国四川的高华建,是一个固体力学专业的物理专家,也是美国家工程院院士、德国科学院院士、美国科学院院士、美国人文与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五院院士。1982年,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紧接着在1988年考取了哈佛大学工程博士学位。2015年12月当选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于2019年当选美国人文与科学院院士。最后奔赴于美国被美国布朗大学聘请为终身教授。这样一个从中国培养出来的人才最终却跑到了美国,为美国做贡献,现在看来,这似乎很难被理解,甚至会有人唾骂。在当时也有少不了来自各行各业的质疑,但是后来人们对他有了改观。究竟是为什么呢?

1、艰难的学习环境

在周围街坊四邻的眼中,高华建可以说是一个天才儿童了。早些年对教育都不是很重视,出生于普通工薪阶级的高华建并没有像现在的孩子一样,没有所谓的补习班,没有各种各样的学习资料。当时的大部分父母都忙于工作,对于孩子都是“放养”。很多孩子甚至没有上学的机会,学习一度被人们认为是没有用的东西,小一点的孩子们都是成群地在院子里疯跑着玩,大一点的孩子则是跟着父母进入工厂早早的开始了工作。但是高华建看似却格格不入,只想钻研书

父母也算开明,不像一些封建顽固的家长认为读书没用。父亲看到自己的孩子对学习的渴望,于是就偷偷地找一些书给他看,他每天就自己缩在屋子里看书,虽有些许的孤僻,但是知识却一点没少地进入了脑子里。后来随着国家对教育的重视,教育的社会地位逐渐提升,孩子们都有上学的机会,人们慢慢意识到知识改变命运,高华建才得以有机会进入学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 飞跃的学习步伐

由于在家读了不少书,上学后的高华建比同龄的孩子要出色很多,他甚至在初中的时候就已经开始钻研高中的课本了。渐渐高华建发现自己对物理方面特别感兴趣,常人眼中复杂难懂的物理公式,在他的眼中发着光。兴趣使然,他的成绩也不负众望。仿佛命运的安排,赶上这一年高考改革,高考制度恢复,由于是第一年,抱着试试的想法,高华建去参加了高考,令所有人都出乎意料的是,15岁的他竟然考上了西安交通大学。

进入大学的高华建像被从笼子里释放出来的鸟儿一样疯狂的呼吸新鲜空气,他也疯狂的汲取知识,每天在图书馆呆到闭馆,各个方面的书尤其是有关于物理的,他都没有放过。虽然周围的师兄师姐年纪都比他大,但是他丝毫没有在意这些。后来他的老师告诉他,国外的物理或许比国内的要先进许多,于是他下定决心出国留学,21岁那年他读取了哈佛大学的研究生学位,四年后就拿到了哈弗的博士学位,并在很多知名的学术杂志上发表了将近400篇的学术论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 加入美国国籍

1、斯坦福教书

毕业之后的他就面临了一个艰难的抉择:回国还是留美。这是一个关于往后事业方向的问题,一个选择往往就能决定他以后的人生是什么样。令大家失望的是,这个天才在学成之后却没有选择回国,而是加入了美国国籍,留在了斯坦福大学教书。当时许多人对他这个行为表示质疑,为什么中国的天才要选择留在美国。高华建没有对这些质疑做过多的回应,继续做着自己的事情。在美国教书期间他依旧不断地学习,他在微纳的超弹性力学、超音速、纳米力学体系和超音速等方面取得了非一般杰出的成果。在世界固体力学领域发表了论文三百多篇,被引用次数迄今为止排在世界第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对于科技型创新人才的培养,我国也是近几年才开始重视的。早在高华建那个年代,中国在此方面的水平技术相较于美国还有相当一大段的差距,研究环境和研究所需要的技术工具对于高华建来说还不够进步。在那个时候,他所涉及的纳米技术领域,我们还不知道是什么,如果高华建选择留在中国,他的智慧与天赋完全无处伸展,因此知道真相之后的国人纷纷表示对高华建理解与认可。

在学习期间他也曾面对重重困难,但是他思考没有放弃的意思,和美国的博士导师共同探讨问题,学习美国的新奇思想和学习方法,取长补短,摒弃自己曾经刻板不灵活的学习方

法,去努力为中国提供更加优秀的理论和成就。优秀的人总是不断学习的,在美国工作一段时间后,他依旧不甘于现状,没有停下学习的步伐,又去了工业发达的德国去学习,在德国的高华建仍然是一个捂不住的闪光点,依然光芒依旧,在当地工业领域也是小有名气,一时间三个国家争相向他抛出橄榄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培养中国博士

虽然没有回国,但是在研究了一段时间后,高华建一心想将新科技引入中国。他先后在国内进行了一百多场学术演讲,全世界都在引用他的学术报告,引用数目排名全球第一,报告的含金量可想而知。他将自己的所学所感与中国实际相结合,设计出适合中国发展的创新技术,让我国各个行业都有所涉及到,他时时刻刻想着中国,毫无保留的奉献出自己的成果。

不断地学习让他在物理力学方面有所成就,他在美国培养了二十多个中国博士和博士后,他们在高华建的影响下同样取得了不小的收获。他教育他们要努力吸取新的知识,学成之后用来报效祖国。目前已经有二十多位博士博士后回到了中国,这其中共有七位获得了国家杰出青年基金

特别要提及的是他的一个得意门生叫王翔,如今也是一个博士。他回国之后直接参加了

天宫一号和神舟八号的对接任务。高华建得知后也是骄傲不已,虽然他身处美国,但是仍旧无时无刻地不想着国家的发展,他手下的学生也遍布各个行业领域,他像一个人才制造机器,源源不断的将人才向国内传送。他表示,自己已经“廉颇老矣了”,但是这些新生代的年轻人可是前途无量,祖国的未来就靠他们了。国人听闻不禁调侃:“美国这次真的是赔大了。”很多当年对高华建不理解的人如今也向高华建表达敬佩。 由此可见,他当年的选择不是为了自己的利益,而是没有忘记自己搞学术的初心。对于科学家来说,他们拥有自己的理想抱负,一个人才应该在一个适合他的环境中才能施展自己的才华。很明显,当时国内的环境并不能满足这位科学家对于科研创新的需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 别样报国

他在担任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的同时,高建华还接受了清华大学先进力学与材料中心的邀请,做了这里的主任,为他们组成了优秀的科研团队和提供了先进的技术,还被上海大学聘请为教授。在回国的时候,在全国各地做了百余场学术报告和演讲,鼓舞了各个大学人才们,清华大学在纳米技术上在高华建的帮助下取得突破性进展,为后来中国的科学研究事业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再后来我国成为了全世界唯一一个能够稳定合成纯氮类物质的国家,让我国军事的地位在国际上有了很大的提升。各个领域的人才都大展身手,让我国的科技创新行走走下了一大步。

由此可见,他当年的选择不是为了自己的利益,而是没有忘记自己搞学术的初心。对于科学家来说,他们拥有自己的理想抱负,一个人才应该在一个适合他的环境中才能施展自己的才华。很明显,当时国内的环境并不能满足这位科学家对于科研创新的需要。国家的利益固然重要,但是留在中国为中国创造的利益和出国相比,岂止是一星半点,因此做出这个选择是十分明智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果没有他留在美国的决定,这二十多名博士也无法出现在祖国的土地上。他对这些赴美留学的中国学生重点培养,把自己的毕生所学都毫无保留的传授给他们,这对中国的发展效率起到一个加速的作用。虽然对于自己没有回国的决定,高华建有过愧疚,但是他从没有后悔自己所做的决定。他在用另一种方式报效我们的祖国,我们也期待那句诗中说的我们的祖国可以“不拘一格降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