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杨建华

1953年7月27日,朝鲜停战协定在板门店正式签字,历时三年多的朝鲜战争宣告结束。中共党史出版社出版的《我的父辈在抗美援朝中》一书中,时任志愿军第19兵团司令员杨得志之子回忆了其父亲参与朝鲜战争的一些细节。现摘取其中的片段,以飨读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51年4月,志愿军第19兵团司令员杨得志(右一)、政委李志民(左一)、副司令员兼参谋长郑维山(左三)等在第五次战役前研究作战问题。

自1952年年底,为了加强西海岸指挥部的领导,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准备一切必要条件,坚决粉碎敌军冒险登陆,争取战争更大胜利的指示》,中央军委决定由邓华代司令员兼任西海岸指挥部司令员和政治委员,我父亲杨得志负责志愿军总部的工作。

1953年1月至4月,志愿军和人民军正面部队,共进行大小战斗770余次,歼敌5万余人。在反攻无望的情况下,美军提出恢复停战谈判,和平解决朝鲜问题,但美国政府和李承晚集团仍玩弄两手政策,一面继续谈判,一面扩充南朝鲜军队。根据中央军委指示,我父亲与联司领导研究决定:继续加强东西海岸防御工事,随时准备粉碎“联合国军”的进攻。同时采取针锋相对的方针,除继续进行个别的战术反击外,志愿军则于5月中、下旬举行类似1952年秋季那样的战役性反击作战。此时,板门店谈判在战俘问题上又陷入了僵局。

5月13日开始,志愿军对南朝鲜军的科湖里南山阵地发起攻击,打响了夏季反击战役的第一炮。我一线部队先后对“联合国军”的20个目标攻击29次,共毙俘敌4100余人,于25日结束第一阶段作战。志愿军反击作战的连续胜利震动了华盛顿,美方撤回扣留朝鲜人民军被俘人员的要求,基本上接受朝中方面所提方案,停战谈判有了较大进展,并可望很快达成全部协议。然而,李承晚公开叫嚣“反对任何妥协”,要“进军鸭绿江”“单独打下去”,并指使其谈判代表退出谈判。

父亲认为,目前反击作战打击对象主要是南朝鲜军,应坚决打击,求得大量歼灭其有生力量。6月10日晚,志愿军第20兵团以3个团的兵力,在260门火炮的支援下,向南朝鲜军第5师27团阵地突击,经50分钟激战,首创全歼南朝鲜军一个团的胜利。至6月15日,志愿军和人民军先后对南朝鲜军的51个阵地攻击65次,共毙伤敌4.1万余人,扩大阵地面积58平方公里。

6月15日晚,我父亲接到彭司令给志愿军的电报,告知军事分界线基本上已达协议,我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应从16日起,坚守现阵地,不再主动出击,但须提高警惕,严阵以待,对于向我军阵地侵犯之任何敌军,坚决给以歼灭之打击,切不可有任何疏忽。据此,中朝联合司令部立即向人民军和志愿军各兵团发出从16日起停止主动向“联合国军”攻击的命令。

就在这时,6月18日,南朝鲜李承晚集团公然破坏关于战俘遣返问题的协议,将朝鲜人民军被俘人员2.7万余人(其中包括志愿军被俘人员50名),强行编制到南朝鲜军队中去。这使停战协定无法签字,执行停战协定失去了保证。

根据毛主席和彭司令的指示,决定发起金城战役,以北汉江西岸地区为重点,继续给南朝鲜军的8师残部及6师、3师、首都师主力以歼灭性打击,攻取轿岩山及金城川以北地区,力争拉平金城正面之战线。

联司

7月13日至14日只用了21个小时,共歼灭南朝鲜军1.4万余人,将战线向南推进9.5公里,最远18公里,拉直了金城以南战线。此时,美国当局已经清楚地看到,战争越拖下去,“联合国军”的阵地丢失越多。一贯骄横的美国不得不软了下来,一面迫使李承晚在停战问题上作出配合,一面又一次向朝中方作出关于遵守停战的保证。

7月27日10时,朝鲜战争敌我双方在板门店举行庄严的停战协定签字仪式。至此,历时2年零9个月的抗美援朝战争,以中朝人民的胜利而结束!

1954年10月,中央军委任命我父亲为志愿军司令员。他在朝鲜作战4年中,共获得5枚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一级自由独立勋章和一级国旗勋章。

出自:《我的父辈在抗美援朝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