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失牙齿种植作为一种较为成熟的技术,已经成为缺牙患者的常规修复选择。然而,由于上颌后牙区骨量不足和骨质较差,上颌后牙区的种植修复常常面临挑战。

当上颌后牙缺失后,上颌窦的底壁就会下降到缺失牙原来的牙根位置,一旦种植就有可能穿透上颌窦壁,为了植入种植体,经常需要移植一些合成的骨替代品将其提升到原先的位置,这样可以保证种植体在上颌骨中,这个手术的过程就叫上颌窦提升术。

上颌窦提升术的适应症

当剩余骨高度(residualbone height,RBH)≤6mm时,推荐使用上颌窦提升术;当4mm≤RBH≤6mm,推荐一期使用上颌窦提升术后,二期再行种植体植入术;当RBH≥6mm时,推荐使用上颌窦内提升术。

上颌窦提升术主要分为两大类

上颌窦外提升术(上颌窦开放式提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上颌窦侧壁开窗,直视下将上颌窦底黏膜剥离并向上向内推,在上颌窦底黏膜和上颌窦底之间植入或不植入(提升高度较小)骨移植材料,以增加上颌窦底至牙槽嵴顶的骨量。

上颌窦内提升术(上颌窦闭合式提升)

在种植过程中通过曲面断层片图像还原比例或上颌骨CT检查,精确确定牙槽嵴至上颌窦底的距离,用环形钻制备种植窝,钻至接近上颌窦底时,使用上颌窦内提升器械轻轻敲击通过备种植窝所得的柱形骨块并使其与上颌窦底黏膜分离,由于内提升器械顶端为凹面或凸面,以及止停器的使用,可以提供有效保护,以防止上颌窦底粘膜破裂穿孔。然后可从下颌骨升支外侧、颏部等处取骨或混入Bio—Oss等人工骨,从种植窝内将上颌窦底黏膜向上推与窦底骨分离后,通过种植窝送入的骨移植材料提升窦底,可在完成植骨的同时植入种植体。但如果骨质较薄,不足以提供种植体的初期稳定性的,可以选择二期种植修复。

上颌窦提升术的优点

由于上颌窦的存在,在行上颌磨牙种植术时,如果牙槽嵴萎缩严重,或患者有较大的上颌窦及上颌窦底壁位置过低等情况存在,由于支持骨量不足在植入较长的种植体时有可能造成上颌窦穿孔,容易造成感染失败,给使用种植义齿修复上颌后牙缺失带来了较多限制。上颌窦底提升术是采用外科手术方法将上颌窦黏膜从窦底剥离后抬高,在窦底黏膜与窦底骨之间植入骨移植材料,这可有效增加骨的高度,从而使种植手术成为可能。

植骨后同期或二期种植技术成功地解决了该区域种植的难题,给上颌后牙区牙槽嵴高度不足的患者带来了福音,使上颌后牙进行种植修复成为可能。上颌窦底提升是用手术的方法在上颌窦底和被抬起的上颌窦黏膜之间放置骨或骨代用品,以增加上颌后部牙槽嵴顶到窦底的高度。它是解决上颌骨后部骨量不足的有效方法,为以后的牙种植体成功地行使功能提供保证。长期以来,利用自体髂骨移植有很高的成功率,因此该法被视为“金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