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8日下午,腾讯和瑞声联合承办的移动游戏IEEE国际标准工作组联合会议在上海市召开。触觉反控技术的发展,让游戏、音乐等音视频产品具备了增加触觉感知的可能,但由于设备硬件性能的不同,同一款产品在不同设备上常常出现不同的振动效果,加大产品校对难度,腾讯瑞声、IEEE消费技术协会等相关方携手,推动P2861系列标准的制定和执行,让行业上下游在同一接口下开发游戏等产品,为用户提供跨感知的交互体验。

触觉反馈技术(Haptic or Tactile Feedbacks)能通过作用力、振动等一系列动作,为使用者再现触感,可以加强用户的交互体验。

触控反馈技术最初主要用在手机上UI类的振动场景,提供虚拟按键、打字时的振动感,但随着学界、产业界对触控技术的不断研究,和游戏等产业的发展下,触控技术在游戏领域有了较多应用场景。

瑞声科技执行副总裁及首席创新官潘开泰告诉36氪,触控反馈技术已发展几十年,但在过去十年间,随着硬件发展成熟,市场对马达技术认知的提高,以及游戏产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触觉反馈技术迎来高速发展期,能在更多场景发挥作用,让玩家拥有更好、更真实的交互体验。

瑞声科技触觉方案和体验负责人张玉蕾则分享了触觉可以在游戏中发挥的作用,首先是打击感,触控技术和画面闪光和镜头抖动等方式结合,可以提供展示类振动;二是运动感觉,可以让用户在交互时感受到控制对象的方位距离、大小等,甚至方位感、移动感觉。此外,潘开泰在接受采访时,还介绍了游戏里不同枪支开枪时的定制化触感效果,和环境相关的触觉体验等与触控技术相关的场景。

腾讯游戏天美T1工作室总经理单晖先生表示,高分辨率、高反馈触控反馈技术,可以在3D游戏之外,进一步拓展游戏的体验空间,为用户打造更良好的用户体验。

音乐也是触控反馈技术一个新的可适用场景。

QQ音乐4D振动效果负责人曹翔先生分享了腾讯的相关尝试,他表示,之所以发布会现场的音效会比用耳机听音乐的效果要好,除氛围因素外,演唱会现场还有专门发出超低音的音响,这种超低音不是用来听的,而是用内脏共振感受到的,即演唱会的音乐也在被身体感受。手机上安装自动马达后,可以模拟4D振动效果,为用户带来更好的听觉体验。

QQ音乐通过深度学习算法将歌曲中的打击乐声音剥离出来,为这些声音制作振动信息,建立每首歌的振动效果;当用户听音乐时,加载了这种腾讯音乐振动描述文件TMH后,也可以匹配的振动效果音,即QQ音乐2020年9月上线的4D振动音效。

不过,由于系统接口不统一,每个厂商接口千变万化,游戏很难实现统一的触感体验。

乐元素技术合伙人朱笠舟分享了公司做的关于振动效果的实践尝试,他表示,由于没有标准H文件,他们自定义配置的游戏振动效果在不同的设备硬件上会呈现出不同的振动效果,加大了后期适配和调校难度,加大了维护成本。此外,在游戏体验层面,在硬件接口不统一情况下,用户也很难获得细腻、统一的用户体验。

张玉蕾女士表示,IEEE P2861标准接口的价值在于,简化不同维度的触感参数语言,用类似语法规则把这些东西描述定义出来,并将这个抽象的概念发到系统中,让系统里的软件和算法及硬件设备,在这个抽象的振动效果的基础上,传达出设计的振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