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养儿方知父母恩”,很多人都是在有了孩子之后才开始真正体会父母的不易,才开始想着去回报自己的父母。

遗憾的是,养了孩子的同时也往往意味着面临更大的生活压力,已经“作用不大”的老人,往往被忽视。

可怜那些一辈子为儿女毫无保留地付出的没有养老保障的父母们,他们只能通过无止境地付出来获得子女给其养老的保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因婆媳不和,她被“扫地出门”,却仍然舔着脸去补贴儿子的家庭

田姨长在农村,嫁在农村,生了一双聪明的儿女,本可以是“人生赢家”,却无奈与丈夫的“短命”。

30年前,她的丈夫在山西煤窑里不幸遇难,那边仅仅补偿了她3万元。

那时候,她的儿子8岁,女儿11岁。

后来有很多人帮她介绍对象,但都被她拒绝了,她考虑的只是两个孩子,怕孩子受委屈、怕孩子没人管。

靠着那点补偿款、靠着她没日没夜的劳作,她总算把两个孩子拉扯大,而且培养了两个大学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或许是过早地让女儿承担了太多,女儿最后坚持了远嫁(两千多公里)。

女儿成家之后,帮儿子娶媳妇就成了田姨心里最重要的任务。

她觉得,两个孩子都成家了,她就完成任务了、就对得起早逝的丈夫了,而且儿子那么孝顺那么优秀,她就可以安享晚年了。

然而后来的事情却让她大跌眼镜!

先是儿子结婚,两人是自由恋爱,女方答应不要彩礼,但一定要在城里有房而且必须有她的名。

好在十几年前的房价还没有那么夸张,田姨可以说是“砸锅卖铁”,帮儿子凑了一笔首付款,也说好了以后就跟儿子过。

事实上那个房子是买对了,这些年翻了好几倍。

然而,田姨的生活并没有她想象中的那么如意。

婆媳之间的事情,咱们很难分出对错来,反正就是鸡犬不宁。

那时候儿子还能当住家,田姨也就厚着脸皮住在那里,带娃、洗衣、做饭,也不管儿媳喜不喜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糟糕的是,后来儿子因为得罪了人失业了,找的工作又不太如意,儿媳却又在事业上混得“风生水起”。

我们很难否认“经济基础决定家庭地位”的这一事实,儿子不再有话语权,田姨也跟着受气。

反正最后的结果就是,田姨被“扫地出门”。

可怜的田姨农村回不去(本来混进城里就遭人嫉妒遭人恨,回去只会给儿子和自己丢人),城里又没有亲戚可以投奔。

但我们也永远不可低估了一位单亲母亲,她第二天就找到了工作:在别人家当保姆,包吃包住。

讽刺的是,她照顾的老人,比她还年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毫无疑问,那段时间的田姨,是寒心的。

对儿媳失望、对儿子失望,自己的晚年又无依无靠,她恨透了儿子儿媳,也恨透了自己。

她下决心,以后坚决不管儿子了,自己攒钱给自己养老,没有你们拖累,我还能过得更滋润!

可惜,她还是低估了自己!低估了自己对孩子的爱和对自己的忧虑。

开始的时候,她把工资转给儿媳,儿媳那边呢,假装不要、假装看不上,转头就让她老公自己去要。

热脸贴人冷屁股的事,谁都不会干第二次,可是看着被生活“糟践”得垂头丧气的儿子,她又不忍心。

虽然儿子嘴上说不要,但她仍然坚持每月都给。

田姨现在的困境是这样的:儿子承诺以后自己“起来了”一定会养她,儿媳嘴上说不,但却会计较她哪个月少给了几百块钱,然后仍然心里有气。

她现在是进退两难,只能继续舔着脸去讨好儿子儿媳,有时候生病了都舍不得花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何不及时“止损”?

说道这里,有人可能会问了:为什么就不及时“止损”,把钱留给自己花,它不香吗!?

您可能还年轻,我相信有过类似经历的人不会有这样的疑问。

到了这个年龄,我们很难冠冕堂皇地把“母爱”拿出来说事,因为这个时候他们面临的更多的是晚年的顾虑。

这很像是一种博弈,他们单纯地觉得自己现在多付出一点,就多了一点“赌注”多了一个砝码。

为儿女付出到毫无保留的境地的他们,只能通过这种方式让自己去“赌一把”,即便输了,将来也能拿这个来当证据,谴责子女们“赡养不力”。

对田姨来说,她只是期望自己的这点帮助能让儿子不那么灰头土脸,让儿子早一些“崛起”,重拾家庭地位,然后在她动不了的时候把她接回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不知道天下有多少父母在面对这样的窘境,也不知道有多少人还存着这样的心思,我唯一知道的是,大部分人等来的都是“悲剧”。

我只知道,再好的感情,在柴米油盐面前也会无力,再好的亲情,也可能会在利益面前不堪一击。

我只知道,这个世界上几乎没有人真正想做“坏人”,如果有条件,谁都愿意去做一个孝顺的儿子儿媳,关键是这个世上没有那么多“如果”。

说实话,我的人生还没走到那个阶段,我也不太敢在这方面指手画脚发表言论甚至教别人怎么办,理论的东西我可以说很多,但总觉得没多大意义。

凭良心做人、凭良心做事吧!

——END——

【文/神逗奶爸原创,欢迎个人转发分享!配图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