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7月27日,湛蓝天空下,湖北省恩施州恩施市新塘乡下坝村200亩菊花基地里,朵朵菊花簇拥在一起,尽情绽放。
菊园中,村民忙碌采摘;厂房里,花香沁人心脾,恩施市博丰本草种植专业合作社一派欣欣向荣的生产景象,合作社老板裴瑷珲看在眼里,喜在心里。
下坝村海拔1500多米,气候宜人,土壤肥沃。十多年来,当地种植的高山蔬菜远近闻名。
“村民种植的白菜、辣椒都属于十字花科,长时间施用化肥易导致土壤酸化。”下坝村党支部书记欧克敏说,随着时间的推移,蔬菜产量下降,品质不高,销量也低。
如何破局?经过前期考察,返乡“能人”裴瑷珲发现下坝村属于富硒核心区,土壤气候适合菊花生长。“只要能保证质量,我有朋友做花茶生意,不愁销路,还能带着村里致富。”2020年,裴瑷珲便在下坝村试种菊花。同一年,下坝村作为全州土壤酸化治理试点,治理土地面积1000亩。
试种成功后,2021年春,裴瑷珲在村里流转了200亩土地种植七月菊、婺源皇菊、陶菊和金丝皇菊4个品种的菊花,并通过“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方式,带动30多户村民发展“花”产业。
借助这一契机,下坝村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菊花种植,对土地进行轮种,还利用政府扶贫资金建设1700平方米厂房,引进恩施市博丰本草种植专业合作社,让企业减少前期投入,轻装上阵,投身乡村振兴。
政府出钱,村建企用。裴瑷珲笑着说,这一举措大大减轻了自己的负担,增强了发展信心,企业盈利后,会和政府形成互惠互利的良性互动,实现共赢。
“以前卖不出去的大白菜就烂在田埂上,天热发臭,人居环境差。”村民涂先秀笑着说,现在好了,家门口就是一大片菊花基地,遍野的菊花散发出清香,养眼又好闻。
环境变美了,村民口袋鼓起来了。涂先秀家以每亩500元钱的价格流转了10亩地给合作社,自己和老伴也在合作社上班,每人每天120元,天天都有事做,干劲十足。
“现在每天可以采摘2000斤七月菊,已经卖出了100多斤干菊花,主要销往常州、武汉等地。”裴瑷珲说,现在还处于初级加工阶段,后期会进行定量包装,制作菊花八宝茶,打造“新塘硒乡”品牌,提高菊花的附加值,带动更多乡亲在“家门口”就业。
作为恩施市的乡村振兴示范村,下坝村也迎来了发展机遇。下一步,新塘乡将围绕“一区五园”产业发展思路,让“菊花经济”吹来旅游强风,把下坝村打造成为“现代生态农业观光园”,与“华中药用植物园”“木栗世外桃园”“硒矿床世界地址公园”“康养休闲产业园”协同推进,打造好双河旅游综合片区,为乡村振兴注入活力。(经济日报记者 董庆森通讯员赵盛迷廖静)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