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成一座城市的众多小镇中,除了能代表整个城市地域特色的小镇外,能被人们耳熟能详的并不多,而成都西郊的犀浦镇便是为数不多之中的一个,尽管它无憨态可掬的国宝大熊猫,也没有让人垂涎三尺的成都特色美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沉石犀之浦

《元和郡县志》有云:“犀浦县,本成都县之界,垂拱二年,分置犀浦县,昔蜀守李冰造五石犀沉之于水以压怪,因取其事为名”。石犀,石刻的犀牛,相传可以镇压水怪。浦,即水滨。犀浦,意为下沉石犀之浦。犀浦之名沿用至今已有2000多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也有传说犀浦原是一片烧砖瓦的窑区,“犀浦”之名源于“墀埔”。“墀埔”指台阶上面的一片土地,之所以改名为“犀浦”,同样缘于李冰治水沉石犀之浦。

二、光阴的故事

沉石犀之浦,经千年之流,沉千年之淀,积心犀之灵。

杜甫有诗《梅雨》:“南京犀浦道,四月熟黄梅”。唐至德年间,因蜀郡成都在长安之南,故谓“南京”。 诗中的“犀浦道”指的是唐代的犀浦县。

据《太平寰宇记》记载:宋太平兴国年间,犀浦县共辖20乡,县境东到今成都杜甫草堂和百花潭一带,而在西郊外的杜甫宅,地属犀浦县,接浣花溪,地名百花溪。

宋代熙宁五年(1072年),犀浦撤县设镇并入郫县,曾改名为犀和镇。民国19年复名犀浦。清末,川西军曾在犀浦与清军进行血战,牺牲人数达百人,据说至今还有战地和葬地遗迹。

具有2000多年历史的犀浦镇,在历史长河中,犹如那水中镇静的石犀,经历着滚滚洪流的洗礼。据载,犀浦镇上曾有很多具有历史特色的古建筑,比如东岳庙、梓潼宫、湖广馆、南华宫等,沧海桑田,如今这些实体建筑已经不复存在了,地铁6号线途经犀浦设有“梓潼宫站”,可能就与古建筑梓潼宫有关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犀浦豆油酱醋历来有名,如今的犀浦镇仍保留了部分废弃酱醋厂房,但是随着现代城镇的不断推进,这些旧址也终将成为历史烟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兴建于上世纪末的成都世界乐园,园内曾建有许多代表世界民族风情的特色建筑,如雄伟壮丽的匈牙利英雄广场、神秘的埃及金字塔等等,让犀浦镇跃然于人们心中,“当时那地方就像是大街一样,一眼望去全是人脑壳,数都数不清”。由于经营不善连年亏损,世界乐园于2003年关闭,目前世界乐园的主体已经被拆除,新的现代商业圈已经落地于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