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何谓“德”?老子认为,德的本意是顺应自然、社会和人类客观规律去做事。儒家将仁、义、礼、智、信五种品行称为五德,医家则将金、木、水、火、土五行视为五德

根据中医五行学说,仁德对应肝、义德对应肺、礼德对应心、智德对应肾、信德对应脾,并由此形成调理心性、滋养五脏的方法,对养生保健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如果一个人的五德品格缺失,则容易致使其身心产生疾病。

一、仁德养肝

在中医看来,肝主木,“木曰曲直”,肝就要像树木一样,舒展发散、温和儒雅。仁德深厚的人,一般从眼睛就可以看出来,会表现出慈爱善良、宽容博爱、柔和畅达,随时都可以发自内心地微笑,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慈眉善目”。为什么会“慈眉善目”呢?因为肝开窍于目,所以从人的眼睛中就可以看出一个人是否具备浑厚的肝木仁德和品格。

大凡仁德缺失之人,主要表现为心胸狭隘、脾气急躁、容易动怒、不服人管,常自己生气。表现在健康上就会伤肝,容易造成气滞血瘀、头晕眼花、胸闷腹胀等。肝五行属木,仁德为肝脏之本,肝主筋(血管、韧带),仁德缺失的人,晚年容易四肢麻木、中风瘫痪。

仁德缺失表现在命运际遇上,会造成人际关系紧张,一生事业发展困难重重。

二、义德养肺

肺主金,“金曰从革”,养肺宜追求金的清肃收敛之性。义德深厚的人,秉性善良仗义、侠肝义胆、助弱扶危、以助人为乐,身边常常能聚拢讲义气的朋友,因为他考虑自己少,帮助别人多,所以处善聚缘。这种人一般处事果断,不拖泥带水,因为义德属金,快刀斩乱麻,为人排忧解难,就像及时雨一样。

义德缺失的人,表现为精神不振、倦怠乏力、意志消沉等,正所谓“悲则气消”。在健康方面,会因气恼而伤肺,经常出现口舌溃疡、气喘咳嗽、咽喉肿痛等呼吸系统疾病,还容易患上顽固性皮肤病和毛发疾患。

义德缺失表现在命运际遇上,常常因贪便宜而成为孤家寡人,朋友很少,形单影只。

三、礼德养心

心主火,“火曰炎上”,故心为礼藏,像火一样,炎热向上。礼德深厚的人,做事光明磊落、不胡搅蛮缠、秉规持范,因为他的心里能够绽放出光来。这样的人很受家人朋友的尊重,他们判断力比较强,知道什么正确,什么不正确,办起事来不急不躁,非常沉稳,因为他的心有亮度,产生的心念、意识,不会犯糊涂。所以,这样的人在心功能方面比较好。

礼德缺失的人,会表现出性情急躁、虚荣爱美、无理争胜,容易记恨别人。表现在健康方面,这类人上焦的气血容易凝滞,生包长疖,邪火大。由于恨人伤损心气,导致五心烦热,健忘失眠,神志紊乱,甚至还容易患上一些精神类疾病。因为当五德的品格和能量不足的时候,外邪就容易侵入身体。

礼德缺失表现在命运际遇上,贪求虚荣,难以脚踏实地顺利发展。

四、智德养肾

肾主水,“水曰润下”,故肾为智藏,像水一样,滋润万物。智德生自两个肾脏里面,智德深厚的人,是不会被声色所迷的,而且能够虚怀若谷、欲淡不贪、处事通达、随圆就方,要他圆就圆,要他扁就扁,他不硬碰硬,会灵活地调节自己的生存环境和周围的环境。

智德缺乏的人,表现为多愁善感、迟钝愚鲁、自寻烦恼、忧虑自生、损己身心,特别贪恋吃喝,迷恋色欲。

在健康方面,会过早地产生耳鸣、腰腿疼痛等症状。肾脏五行属水,智德为肾脏健康之本,肾主骨(骨骼、关节),智德缺乏的人容易患上骨质增生、骨质疏松等疾病。

智德缺乏表现在命运际遇上,人生比较坎坷,难以顺利。这是因为肾里面藏着真气,藏着先天肾水,是人体最大的发电厂、能量供应站。肾脏一旦出现问题,就会迅速影响到其他四个脏器出现问题。

五、信德养脾

脾主土,“土曰稼穑”,故脾为信藏,像土地一样敦厚,养育万物。信德深厚的人,忠信诚实、稳重厚道、宽宏敦实、真诚待人、信念坚定。

信德缺乏的人,表现为猜忌多疑、疑神疑鬼、无事生非,即使自己犯了错也不认账,一定会找理由为自己辩解开脱。

在健康方面,必定会损伤脾胃。信德为脾胃健康之本,脾五行属土,脾主肌(随意肌、平滑肌),信德缺乏的人容易气短虚弱、腹痛吐泻、四肢乏力。

信德是其他四德的基础,因为它具有承载的功能。一个人的健康也好,人生之路也好,要是没有信德作为一个基础存在,那么一切都是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