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一生治学,笔耕不辍,在诗学理论方面有很深的造诣。他又是清中晚期诗坛代表,诗文能够反映出嘉道年间基本风尚,诗文思想卓越,讲究诗文即人品,对我国诗歌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他的弟子众多,以鲁一同最为知名,这个人便是潘德舆,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欣赏潘德舆的十首诗,细品诗文中流露出来的高尚人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潘德舆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之家,祖上做过最大的官是明朝河南巡抚,不过到了明清之际,由于世道不太平,家道中落。他的父亲在史学方面造诣颇高,自幼受到父亲的影响,据说九岁便能写诗,展现出过人的才华。不过命运使然,潘德舆的官宦生涯极为不顺,四十四岁的时候才中得解元,除了赶考之外,他一生教学,门庭广阔,闻名于世。

身在官宦,但政坛环境较差,朝廷腐朽,官宦坑害百姓,颓势之势不可逆,他忧国忧民,切中时弊,主张改革,但事与愿违,满腔热血空洒,励精图治的伟大抱负只是寄予希望,无用武之地,只能将情感寄情于文章之中。通过研究古人的诗,久而久之潘德舆形成自己对诗歌的见解,逐渐形成自己的诗论,而诗品出于人品之说,是他最为重要的观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强调诗人必须加强自己的道德修养才能写出有价值的诗,才能发挥出诗这种文学形式的独特魅力。他称赞曹植、杜甫、陆游等人的诗,他称他们为君子,而且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则是人品好,胸襟广,有正义感。从他推崇的诗人来看,他们也有一个共通点,即有强烈的民族情感与报国的勇气,从侧面也能够说明潘德舆所追求的道德情操。

在诗歌的思想内容方面,潘德舆也有独到之处的见解。他认为诗歌思想内容要丰富,艺术风格要含蓄,这样才能发挥出诗讽刺社会,用诗诉说抱负,用诗寄托理想的的作用。所以,在潘德舆所创的诗歌之中,在讽刺那些腐朽之余,还能体现忧愁感伤,同时又有为国付出的豪迈之感。

光说理论不会写诗岂不是很尴尬?潘德舆是一位功绩卓著的诗论家,也是清中晚期的一位著名诗人。他的诗内容丰富,有山水、唱和、咏怀、咏史、诗论等题材的诗,诗文真实自然,古朴厚重,诗文表达有不同俗流之愤懑,有正直直爽之坚守等情感。所以,读潘德舆的诗,会给人一种超高的境界,赋予韵味,情感真挚,细品回味无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值得一提的是,潘德舆与龚自珍是同一时代的诗人,二人唱响了时代诗坛赞歌。不过,两人的诗歌意境有一定的出入,但主旨思想是一样的。龚自珍的诗体现的是时代造就的那些悲情人物,而潘德舆则表达的是时代背景下,那些正直士子们的悲情一生。总之,二人是那个时代两座“双子星”,绽放出时代背景下诗的光辉。

据记载,潘德舆出生于1785年8月2日,今天是他诞辰246周年诞辰,我们就一起来欣赏他笔下的十首诗,体会诗文背后体现的高尚人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