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间有一句俗语叫做大恩养大仇,还有一句话叫作惯子如杀子。其实这两句话的含义都差不多,都是告诉我们对于孩子的教育上面,给予孩子相应的能力提升和技能的提升,比留给他金山银山更重要。

因为金山银山总有的花完的时候,而能力和技能是长在孩子身上的,即使有一天他落魄了,他也能够凭借着自身能力和技能在社会上独立自主。父母不可能永远陪伴着孩子,最终孩子一定要学会在社会上独立的面对风雨。

现在还有人将社会比喻成后妈,因为社会永远在不停的给你耳光,不停的让你经受挫折,没有经历了这些挫折之后,才能够成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杜月笙作为曾经的上海王者,他的逆袭之路也是非常传奇的,幼年时期,他因为家境贫寒,所以早早的就步入市井街头,因此他拥有了很好的生活技能,也有了生存的本领。我想正是因为他这一些本领和这一次次在社会上的经历,才能让他成为后来的杜月笙

杜月笙在实现阶层跨越之后,他对于孩子的教育是非常重视的,他希望自己的子女不要走他的老路,要成为一个有学识的,能够活在阳光下的人。因此对于他每一个孩子的教育都是非常重视的。

根据他孩子的回忆,杜维藩曾经就因为不好好学习,而遭到了杜月笙的严厉打击,就连杜月笙的女儿杜美霞,也因为考试成绩不理想而遭到了父亲的鞭子。可是就这样,一位在学习上对于孩子管教非常严厉的父亲,却偏偏对于自己的幼子十分的放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年近半百,杜月笙老来得子,这个孩子是他和四姨太姚玉兰生育的,所以对待这个幼子是非常的宠溺的。而大家看到杜月笙非常的宠溺杜维嵩,因此大家对于杜维嵩都是非常的“宽容大度”,可以说在杜维嵩的幼年时期,他需要星星,没有人敢给他月亮。

当他没有钱的时候,他可以找家里任何人要,大家看在杜月笙的面子上,从来不与他计较,而且甚至努力的拍他马屁。杜维嵩的童年生活过的非常的甜蜜,而且杜月笙对于他的学习也并不是很看重,他只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快乐的成长,自认为能够一直好好的保护杜维嵩。可是杜月笙却突然去世了,去世之后的杜家生活一落千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杜月笙去世之后,仅仅留下了11万美元的财产,但是家里人口却非常的众多,在经过大家的分割之后,落在姚玉兰手中的钱又太少了,姚玉兰为杜月笙生育了四个孩子。在杜月笙的葬礼上,杜维嵩看上了一块手表,他如同小时候一样张嘴就要,可是这一次没有人搭理他了。

后来杜维嵩因为钱不够花,因此到陈娘娘那里要钱,以往陈娘娘总是总是笑嘻嘻的可以给杜维嵩钱,可是这一次陈娘娘却没有搭理她。这时杜维嵩才真的知道杜月笙去世之后,他昔日的荣光也就一副不存在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没有了经济支撑,此时姚玉兰和他的长子决定另谋出路,找一份工作,姚玉兰将目标锁定在曾经杜月笙帮助过的一个政府官员的身上,他以为这个官员曾经接受过杜月笙的帮助,所以此时一定会出手相救的。

可是她万万没有想到,他们在人家门口等了大半天,人家连门都没有让她进。就在这时,杜维嵩却说:我以后再也不来求这个人了,他完完全全的被情绪支配着。在这种落魄的环境下,他依旧耍着小孩子脾气,仍然没有想过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如何让母亲过上幸福的生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经过深思熟虑之后,杜维善决定要去国外留学深造,这一决定让姚玉兰非常的支持,可是杜维嵩却不愿意这样做。因为在他看来卖出留学之后一样是要打工的,命运没有任何的改变,所以他拒绝了这次要求,而他的大哥杜维善去了国外留学,学习地质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杜月笙去世14年之后,已经29岁的杜维嵩在某一次理发的过程中,大衣内的钱财不慎被别人偷走了,就这一点点小小的挫折,让他想不开了,于是他便选择了自杀。当姚玉兰回家之后,看到杜维嵩直挺挺地躺在床上,她这时才知道自己这些年一味的娇惯杜维嵩真的做错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总结:和杜月笙相比,杜维嵩真的太懦弱了,他完全没有继承杜月笙的强硬性格。杜月笙的其他的孩子,在他去世之后,都相继找到了工作,找到了自己的谋生之路,只有杜维嵩一个人,无力面对生活的挫折而选择了自杀

不知道杜月笙如果看到如今自己宠爱的小儿子,有着这样的境地的话,会不会后悔当初娇惯他并没有给他独立面对生活的能力和技能。

人们都说,父母生下孩子之后,应该对孩子负责,可是我认为对孩子最好的负责方式就是给他一个独立面对生活的能力,让他能够经受任何的风吹雨打,不再是温室的花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