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八路军打鬼子到底有多难?为何日军动不动就“清乡扫荡”

今天博主铁钩就用一场战役来说明。

大家都应该看过《亮剑》电视剧中的“李家坡”战役,李云龙全歼山崎大队,击毙山崎大队长本人。但实际上,这是历史上“关家垴战役”的还原。冈崎大队于1940年10月25日袭击了我军兵工厂,彭老总力主全歼敌军,10月29日便调集2万八路军合围日军500多人。正当八路军进行合围时,日军连夜占领了关家垴。关家垴位于太行抗日根据地的腹心地区,在武乡县蟠龙镇砖壁村正北13里处。这一带山岭起伏,沟壑纵横。关家垴是群岭环抱的一个高高的山岗,山顶是一块方圆几百米的平地,很适合排兵布阵。其北面是断崖陡壁,下面是一条深沟,东西两侧坡度较陡,只有南坡比较平缓,可作进攻路线。因此,关家垴可谓易守难攻之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次战斗,八路军以绝对优势近40倍的兵力围攻日军一个大队,激战两昼夜,我军129师伤亡600余人,日军遗尸100多具,缴获各种枪支100多支。但据陈赓回忆,我军伤亡2000余人(其中阵亡1000多人,此为百团大战129师伤亡总数),另说八路军在关家垴战死589人、伤1570多人,共计2160余人。日军阵地遗尸280余具(其中有大尉军官2人、中、少尉军官5人),另外还有三大堆骨灰。我军俘虏日伤兵2人,缴获步枪50多支,轻重机枪6挺,但冈崎大队还是逃跑了。

此次作战我军虽然胜利,但日军冈崎大队也成功脱逃,我军伤亡是冈崎大队总人数的近4倍。

为何彭老总一定要顶着巨大伤亡,必须要全歼日军冈崎大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绝非彭老总感情用事,这是有非常重大的战略意义的。我军集结两万人,近40倍于日军的优势兵力尚且在阵地战上不能全歼日军,这就说明,只要日军有一个大队500多人全副武装的兵力,再配合一定空中支援(此次战役日军确实对我军进行了狂轰滥炸),占据有利地形就能像钉子一样钉在我们的地盘上,要是有10个,100个大队呢?日军至少就可以在我华北华南长江中下游这些平原地带横冲直撞,无所畏惧地与我军主力部队决战。要知道,八路军的正规军是我抗日武装当中战斗力已经比较强悍的部队了。单单禁止接触毒品这件事,八路军战斗力就比大多数国军强了不知道多少。

“扫荡”这个词汇,隐含着“有绝对优势”的意味。是的,日军就是在对中国军队有绝对优势的前提下,在我国土上横冲直撞,肆意屠戮我们的人民。

曾参加战斗的八路军总部特务团团长欧致富回忆说:“彭老总坚持要打关家垴战斗,还有一个意图:八路军是坚持敌后抗战的主力军、正规军,不但要会打游击;必要时,也得猛攻坚守,顽强拼杀,敢于啃硬骨头。”这隐含了彭老总多少辛酸血泪,这也体现了彭老总的全局战略观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即便如此,我军战术灵活,指挥得当,擅长运动战和麻雀战,同样取得了平型关大捷,百团大战,台儿庄战役这种艰难的胜利。(台儿庄是阵地战,由上描述,可以体会到川军英雄们的不易了吧)。这篇文章讲得只是我军在阵地战上所吃的亏,但还有许多在敌后战场取得大捷的例子我没有讲出来。这篇文章的主旨,在于让大家明白,我们的先辈抗日是多么地艰难,我们用多少条命才能换鬼子一条命,这反向证明了,我们的八路军新四军先辈在那样艰苦条件下,仍然能在敌后与日军对抗周旋,我们的部队是训练有素战斗力强悍的。可见我们今天的自由独立,多么来之不易。

本文献给八一建军节,献给不仅仅是冲锋陷阵的官兵们,更献给那位富有全局观念的彭副总指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