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炳添,9秒83成绩成为历史上跑得最快的第12个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要说在百米赛跑中能够跑进10秒,有多难呢?

有一个比喻:到目前为止,人类上过太空的人已经有500多位。

但是,跑进百米10秒不超过160人。

所以说,跑进百米10秒,比登天还难。

这次奥运会百米跑决赛的时候以9秒98惜败,位列第6名。

31岁,苏炳添,太牛了!

1

让人肃然起敬的是,赛后,他说了这样一些话。

首先,他说,

感谢刘翔,他是我的领路人。他是我的幸运星,我们还欠他一声谢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刘翔的光辉已经被众人遗忘:曾经的04年的雅典奥运会冠军,因为前所未有的亚洲人的110米跨栏成绩,在2006年7月11日,打破过尘封十三年的世界纪录。一度被捧上神坛,但在他状态下滑,尤其是受伤退赛之后,被那些热捧过他的人各种唾骂嘲笑。

有人会说,苏炳添也就是奥运会第六名而已,为啥比得了金牌还荣耀?

因为,黄种人在田径跑道项目上,实在是不容易出成绩。

人类的种族天赋,不同种族的人,就是点了不同的天赋点的。

黑人——尤其是牙买加黑人,他们的肌肉类型就和黄种人不同,科学研究中发现,牙买加黑人和其他西非后裔民族中,70%都拥有一种叫做actinen A的成分,能够让人跑得更快(研究来自牙买加理工大学教授莫里森Errol Morrison)。而其他人种,例如澳大利亚运动员(白种人)中,比例只有30%。

当然,还有其他很多因素,使得在先天属性上,黑人更擅长赛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以上截图来自法国2018年《早晨报》的报道,由洛桑大学的生理学和表现专家Gregoire Millet和瑞士长跑教练Louis Heyer共同分析:《为何非洲人跑得更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和苏炳添同台竞技的全是黑人运动员

2

说起来,也真的是很唏嘘。

中国第一个能跑的选手,在89年前,曾经独自代表中国,参加了奥运会。

那还是1932年,一个身材矮小、皮肤黝黑的中国人,也站在了奥运会短跑赛场上。

他其实有点像苏炳添。

或者说,苏炳添看起来有点像昔日的刘长春,穿越归来。

那时候,整个中国奥运代表团,才一共6个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右二执旗的是刘长春

刘长春是自己自费去到柏林参加奥运会的。

原本他只是一个普通的山民子弟,就像是博尔特,从小跑上山打猎、砍柴、种地,采松子采野果子,都是跑着来跑着去的,身体素质极佳。

他读中学时,张学良召开了第14届华北运动会。

刘长春在短跑赛场上就如同一只羚羊,撒欢儿跑了出去,跑出了10秒8的成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让年轻气盛也喜欢运动的张学良对他颇加关注。

马上就把他召集起来,每个月给30月大洋补助,还给他请了一个德国教练。

在这之后,张学良又召开了中德日三国的田径对抗赛,刘长春脱颖而出,一举将日本两个著名短跑选手压倒,取得了两个第二名。

这是当时整个亚洲最好成绩。

1930年的时候,刘长春后来又在当时的全国运动会上取得了100米、200米、400米的冠军。

那就是妥妥的第一代刘翔啊。

3

转年就是柏林奥运会。

1932年。

彼时的奥运会,对于中国人还是一个遥远的概念,因为刘长春老家是东北的,占领了东北的伪满洲国就发布新闻宣称:“刘长春将代表伪满洲国去参加柏林奥运会!”

刘长春迅速在北平接受记者采访表示:

“自己是炎黄子孙,绝不会代表伪满洲国出席第十届奥林匹克运动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刘长春在报纸上表态“不做傀儡”

随后,刘长春要代表当时的国民政府参加奥运会。

可是,区区参加奥运会的一个运动员的经费,蒋介石政府说,拿不出来。自己想办法吧。

曾经大力扶持过刘长春的张学良非常恼火,就宣布自己私人赞助刘长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张学良(中)在北平接见刘长春(左二)

张学良拿了8000大洋——当时相当于1000美金。

刘长春只能自己一人上路,而且坐着非常便宜的邮轮,漂洋过海去了洛杉矶。

一个短跑运动员,从来没坐过海轮,在海上漂了20多天,才抵达洛杉矶。

想一想都腿软。

想一想也知道他当时的身体状态。

而且,他没有教练。也没有营养师。也没有队友。

一个人孤独无助地来到了洛杉矶。

7月31日就要比赛,而他的船7月29日下午才靠岸。

也没有官方机构去安排接待,

幸亏当地华人倾巢而出,热烈欢迎自己族裔的代表。

再重复一次,当时的中国代表团,连带领队和其他选手,一共才6个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刘长春

孑然行走在入场式里。

一个4亿人口的国家,连带领队,只有6人,参加了奥运会。运动员的国力之衰弱,民族位置之低,可见一斑。

休息了不到48小时的刘长春,拼尽了全力。

也并没有教练指导他如何在这样的世界级赛事中,安排好体力。

尽管在第一时间他冲在最前面,50米后,体力耗尽,他被对手逐渐赶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最后,只是获得了11秒1的成绩。

离他自己的最好成绩10秒8,简直就是天差地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后面的200米预赛,他也是同样的问题,前半程一马当先,后半程体力跟不上。

就这样,一个天才的选手,因为没有团队的支持,甚至因为没有起码的物资支持,

输了。

这才叫输在起跑线上。

所谓赛事的天时地利人和,他一条都没有,凭借自己,怎么去赢得胜利?

连气场都是输的。

刘长春不服。

回国后,他继续训练。

在当时全国运动会上,他再次跑出了10秒7,和当时的洛杉矶奥运会第五名成绩接近。

4

3年后,刘长春再次参加奥运会。

这次倒是有钱了,可是,钱也不是蒋介石国民政府出的,是之前足球队各种参加比赛,赢了几万块港元,用来支付奥运代表团的费用。

经费如此不足,柏林奥运会结束后,整个中国代表团,甚至没钱支付运动员回国的旅费。

刘长春这样的重量级选手,也被迫滞留柏林,一度街头流浪……

(这估计是史上最大笑话)

就像今天看到希腊举重运动员因伤病及没有经费而退赛一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没钱支付理疗师的费用,每次去,他免费给我治疗……”
“我甚至不敢看他们的眼睛。”

当年的刘长春,回国后还想继续训练,终于在1937年大腿肌肉严重拉伤,彻底告别了赛场。

仿佛是一种不幸的号角的吹响,刘长春折翼,不久随即也迎来了中华民族历史上最悲壮的命运的一段时期。

那一年,他才28岁。

比较起来,今年31岁的苏炳添,依然可以在赛场上创造纪录。

刘长春在退役后,没有工作,也没有其他特长,靠在饭店当服务员为生。

失落中,他酗酒,甚至抽起来大烟。

直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他才得到了一份新的工作——田径教练,并重返运动赛场。

1979年,刘长春成为了中国奥委会副主席。

原本他是要参加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的——却在一次晨跑中猝死。

一个天生的跑者,倒在了奔跑的道路上。

在这个之后,他没能参加的洛杉矶奥运会上,许海峰射落中国人在奥运会上的第一枚金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5

说个很有意思的梗儿。

过去总嘲笑运动员没文化。

杨倩是就读清华大学金融系,暑假期间,顺便拿了个金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杨倩

苏炳添,31岁依然保持这样的速度,同时,还是暨南大学的副教授,还平时发表论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来看看他的论文。

《男子100m短跑:回顾与展望》

论文很专业,专业之余,从完善的训练保障体系,论证到运动员的素养,到团队项目带动个人项目,包括挖掘大龄运动员的潜力,延长大龄运动的竞赛期,还有一个非常牛逼的结尾:

“如笔者在29岁依然跑出9.91s的世界级成绩。”

其实,运动员也好,普通人也好,

一个人的命运,始终都是和自己家国民族的荣兴,深深地关联在一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截止本文发文前,今日的2020年东京奥运金牌榜前三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