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网上办理贷款、网上投资、身份被冒用注册银行卡需要将钱转账到“公安机关”提供的安全账户——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分子的惯用手段就这点,可就屡试不爽,这样的结果实在遗憾。

在这短短的2天时间里,德格有3人被骗;其中有单位职工,有个体工商户,也有牧民。惨痛的教训当前,德格公安再度提醒广大人民群众,请擦亮眼睛,谨防电信网络诈骗

具体案件

01

以提供网上贷款为诱饵,某单位职工被骗7万元

7月28日,德格县某单位职工接到陌生电话称:可以在网上办理贷款。在犯罪分子的诱导下,受害人不仅添加了对方为微信好友,还在对方的介绍下,下载了一款名为“招.联.优.待”APP。

此案中,受害人全程按照犯罪分子的提供的流程操作,在办理完所有手续后,发现无法提现;当问及原因时,犯罪分子以银行卡号输入错误为由,要求转钱进行纠正处理;然而转钱后,对方依然以各种理由要求继续转账;当意识到自己被骗时,已损失7万元。

02

投资导师教我赚钱?某个体户被骗50余万元

7月28日,德格县某个体户在好友的介绍下,进了一个微信群,陌生群主要求其使用淘宝关注淘宝店铺,受害人按照群主要求关注后,收获了红包(诱饵);紧接着,群主又诱导受害人下载一款名为“海浪软件”的聊天APP在交流中所谓的投资导师发送网址链接要求登录网址进行投资,并说收益可达到百分之二十。

受害人按照“投资导师”的介绍进行了几笔小额交易,均提现成功,初尝甜头后对投资导师更是信任有加。而后在大额交易需要提现时,受害人均被投资导师以“继续投一笔可加大收益率”“投资达到多少可以和导师一起进行投资”等理由拒绝,直到转账多达50余万元依然无法提现,才意识到自己被骗。

03

冒充公安机关行骗,一牧民被骗2.9万元

7月30日,德格县一牧民接到陌生电话称:对方为某市公安机关,声称受害人的身份被他人冒用注册银行卡要求将其卡里的钱转到“公安机关提供的安全账户”,否则会被当地公安机关依法抓捕。

受害人信以为真,将自己账户里的2.9万元通过支付宝转到了对方提供的银行卡上,后受害人到派出所咨询身份被他人冒用注册银行卡一事时才发现上当受骗。

警方提醒:

近年来,投资理财诈骗警情呈高发态势,且被骗金额往往较大。诈骗分子为骗尽对方身家,织大网、钓大鱼,往往先建立“师生”、“情侣”、“友情”关系取得信任,后再引诱向虚假平台投资理财,骗取事主钱财。

此类诈骗套路如下:

1.先建立“师生”、“情侣”、“友情”关系取得信任,然后通过日常聊天,打着高收益投资的“幌子”,以外汇、理财、炒股、博彩、虚拟币等方式吸引人上钩。

2.通过发送链接、二维码、搜索下载APP等方式,诱骗事主登录虚假“投资”平台。

3.通过后台调控数据,先让事主获得小额收益,进而诱骗其进行大额投资,然后再事主加大投资额后将资金一次性骗走,或者以“保证金”、“解冻金”、“充值VIP”、“刷银行流水”等理由不断骗取钱财。

当遇到一些所谓的“证券客服”、“投资大师”、“网络恋人”、“网络好友”,以“高收益、内部消息、系统漏洞”等理由,指引参与投资时,切记盲目相信,请第一时间拨打110向公安机关求助。

总而言之:

1、凡是网上兼职刷单都是诈骗

2、凡是网上投资理财高回报高收益的都是诈骗

3、凡是网上办理信用卡、贷款,需填写验证码、缴纳保证金的都是诈骗

4、凡是网上交友诱导投资的都是诈骗

5、凡是冒充公检法机关办案,要求转账到安全账户的都是诈骗

6、凡是冒充淘宝客服退款要验证码的都是诈骗

7、凡是自称领导(老板),要求转账的都是诈骗

8、凡是通知领取补贴要你先交钱的都是诈骗

9、凡是买游戏装备私下交易的都是诈骗

10、凡是陌生网站(链接)要求登记银行卡信息的都是诈骗

网上贷款

你一定很需要用钱

网上投资

你一定很看好收益

将钱转进所谓的“公安机关提供的安全账户”

你一定缺少戒备心理

——但越是这样的处境下,你越应该干脆一点,直接拨打110咨询;请一定要擦亮眼睛,慎重转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审核:杨志军 编辑:卓玛拉姆

信息来源:德格县公安局

@甘孜警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