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首富、亚马逊创始人贝索斯上天之后,他旗下的亚马逊却因为用户隐私问题突然“坠地”了。

近日,据报道,亚马逊因违反数据隐私法规被欧盟处以创纪录的 8.88 亿美元罚款,这是欧盟有史以来最大的数据隐私泄露罚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同时,亚马逊在一份监管文件披露了卢森保护委员会CNPD于7月16日做出的决定,而亚马逊对此回应称,该决定“没有依据”,将会上诉。

受此影响,亚马逊股价大跌,跌幅超7.56%,市值一度蒸发近万亿元人民币。

字节“不care”隐私

在海外,不止是亚马逊,字节跳动旗下的抖音海外版Tik Tok也常因为隐私保护问题被推上西方媒体的风口浪尖。

事实上,在对待用户隐私方面,字节跳动系一直都貌似保持着“不太care”的态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比如,在去年,有外媒报道,全球领先的网络安全公司CheckPoint在抖音海外版Tik Tok中发现了多个漏洞。

利用这些漏洞,黑客可以进行潜在的攻击,劫持用户的账号,窃取信息,这些信息除了用户的姓名、电话、地址,还有“支付信息”——细思极恐。

不过,令人寒心的是其母公司字节跳动,在如此大的漏洞一事上,并没有对用户加以通知和警告,而是默默地升级了新版本,以图掩饰过失。

不仅是国外,关于隐私,在国内近几年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但字节跳动的处事风格还是一如既往。

近日,在微博上就有网友吐槽“我人还没到上海,抖音就开始推荐上海餐厅了,在字节跳动面前,毫无隐私可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知乎平台上,长时间以来也一直都有网友爆料,“抖音不仅进行监听,更会定位用户位置、监控搜索记录,以此来分析用户喜好并进行精准推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此看来,字节跳动一直以来引以为傲的“精准推送”似乎已经超出了用户的普遍认知,其捕捉用户行为的动作或许早已不局限于软件内部。

字节系产品屡碰隐私雷区

实际上,字节跳动旗下产品也因“用户隐私问题”而危机四伏。

近几年来,其涉及泄露用户隐私、被用户投诉、媒体曝光及政府相关机构点名批评的产品就包括今日头条、西瓜视频、多闪、抖音等APP。

就以其赚钱利器“抖音”来说,其窃取用户隐私换取利益的问题由来已久。

比如今年1月份,就有投诉信息显示,有用户在每天经受代理商骚扰后致电抖音客服,对方却亲口承认将该网友个人信息泄露给代理商,并不断推卸责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甚至,因平台在未经用户同意的情况下私自处理用户个人信息是违法的行为,抖音还为此付出了法律的代价。

2020年7月,北京互联网法院一审认定抖音App在未征得网友凌某某同意的情况下,对凌某某的个人信息进行处理,构成侵权。

字节旗下并非只有抖音一个产品因隐私问题屡遭碰壁,字节旗下另一大利器“今日头条”也有侵犯及贩卖用户隐私问题。

2019年9月,国家计算机病毒中心发布了《移动APP违法违规问题及治理举措》,今日头条因为未按照其隐私声明申请隐私权限,存在涉嫌超范围采集用户隐私信息的行为,被点名批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还有,2019年8月,广东省公安机关发布了一份存在超范围采集信息问题的APP名单,字节跳动旗下的“西瓜视频”因存在“读取用户联系人通讯录信息”的情况,但未在隐私政策中说明业务逻辑与收集用户联系人通讯录信息的关系和用途而被点名批评。

众所周知,用户隐私安全当下在全球范围内都已经成为互联网行业的头等大事。

互联网企业追逐利益本无可厚非,但是字节跳动为利益肆意处置用户隐私信息,不是一家伟大企业该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