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2020年是多灾多难的一年,而2021年的开启显然也并没有让这些“天灾”远去。

疫情席卷、山林大火、台风肆虐、城市内涝……

东京奥运会因新冠疫情推迟一年,这个全网一起关注的世界赛事好不容易顶着压力举办。疫情阴影却一直笼罩着东京,又碰上闷热的高温热浪天气,这还没完,台风又来了。

在热情激昂的观看比赛,关注我国运动健儿夺金摘银的优秀发挥之余,运动员们所面临的“天气挑战”也让人揪了一把汗。

第8号台风“尼伯特”于当地时间7月28日6时以前在日本宫城县登陆。幸运的是,原来预报可能穿越东京市的台风,最终绕道向东北而去,将横穿日本全境进入日本海,变成气旋区,对东京奥运会影响不大。

最热奥运会 世界一流选手被热惨

从气候凉爽型国家和地区前来参赛的选手这次的对手多了一个,那就是连日来的酷暑。

斯韦特兰娜·贡博耶娃在赛场上晕倒

炎热且潮湿的天气,令选手们大呼“受不了”。

世界著名网球男单选手诺瓦克·德约科维奇和其他几位球员一致认为,东京的天气是他们打过的比赛中最难应付的天气之一,他们甚至提出将网球比赛时间改到晚上。

比网球明星处境更糟的还有24、25日参加公路自行车赛的选手们。在两天的赛程里,近三分之一的选手中途退赛。

东京奥运会公路自行车女子公路赛夺冠选手基森霍费尔

高温天气会影响世界顶级运动员吗?

据专业网站“气候中心”报道,人体的正常体温在36摄氏度左右,更高的气温及身体活动产生更多热量,可能引发人体正常生理功能紊乱,体温异常升高,从而导致中暑,出现包括头晕、胸闷、恶心、呕吐、大量出汗等症状。

随着日本天气越来越炎热,运动员的比赛成绩不仅会受到影响,甚至可能罹患与炎热相关疾病。

研究结果表明,对于世界上一流的长跑运动员而言,气温是对运动员完成比赛时长影响最大的因素。

而不单对长跑运动员,高温本身就会导致人体不适,诱发脱水、中暑等症状,影响运动员的发挥。

按照对未来一段时间的气温预测,东京奥运会或成为有史以来最热奥运会之一。

赛场下,选手们要顶住防疫的压力;赛场上,在与对手竞技的同时,还要挑战高温高湿天气下生理的极限。

本届奥运会的选手们着实面临巨大挑战。

极端天气活跃是什么在作怪?

人类一方面追求极端天气的预报精度,一方面也在反思,近些年为何会有这么多极端天气出现,又当如何避免和减少异常天气?

国家气候中心副主任贾小龙说,全球气候变暖加剧了气候系统不稳定,是造成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频发、强度增强的根本原因。

他进一步解释:随着气候变暖,大气层在饱和前,可容纳更多水汽,于是,极端强降水发生的可能性增大。近期,西欧发生严重洪涝灾害,我国河南出现的特大暴雨,都是极端强降水事件频发的具体表现。

美国国家级智库高级研究员约瑟夫·罗姆,在《气候变化》一书里详细介绍了极端天气与气候变化。

极端天气具有连锁效应和放大效应。

比如,全球变暖导致更大强度的干旱事件,极端干旱容易导致极端热浪,而炎热的天气会导致水资源供给不足,植被更加干燥,从而导致森林易燃性增强、野火蔓延速度更快,森林火灾频发。森林火灾释放的二氧化碳进一步加速全球变暖,这意味着森林火灾是一种危险的放大反馈。

极端降雨或洪水的增多与气候变化也有直接联系。

据英国气象局哈德利中心发表的报告所称,“基于气候模型和日降雨观测结果,全球气温每升高1℃,强降雨量也会增加7%。”正因为气候变化,现在降雨已经成为了“不雨则已,一雨倾盆”。近期的河南暴雨就是这样情况,从极度干旱到特大洪灾,给人们生活和生产带来极大伤害。

全球变暖也会导致暴雪强度增加,主要原始变暖使大气层里的水汽增多。这意味着,如果气温低到足以降雪,越来越多的水汽将会为暴风雪提供源源不断的能量,其强大也会随之增大。今年年初美国得州遭遇超级寒流,导致数百万人断水断电,日常生活和生命安全都受到严重影响。

曾经,书本里和新闻里讨论的气候变化似乎只会发生在未来,如今,人们更深刻地感受到了气候变化的威胁近在咫尺,而我们现在行动还来得及吗?

面对气候变化,我们可以做些什么?

面对气候变化,我们基本上就只有3个选择:缓解、适应和受难。无疑,适应和受难是我们不愿意选择的方式,缓解为时还不晚,然而道路却很艰辛。

在2019年11月4日,美国正式启动退出《巴黎协定》进程,成为至今唯一一个要退出这项协议的国家。2020年11月,《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大会在英国举行,大会的目标是加快实现温室气体净零排放的全球进程。

世界气象组织认为,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是应对气候变化的关键。根据国际能源署2021年5月份发布的报告,大多数国家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几乎没有减少到足以实现《巴黎协定》设定的目标。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7月25日再次发表声明呼吁,为实现《巴黎协定》温控目标,全球亟须二十国集团国家作出“清晰且明确无疑”的承诺。

要缓解气候变化,将全球变暖幅度控制在2℃以内,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是关键。罗姆在《气候变化》中告诫我们:“你所购买的任何物品当中都含有碳,二氧化碳产生于物品原材料中、产生于制造过程中,也产生于运输过程中。”

房子、交通工具、生活用品和饮食,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的每一个行为,都可能对气候变化产生影响。极端天气所带来的的警示,不仅仅是要做好公共防患措施,更是需要我们从日常、从每个人开始,为保护环境、减少碳排放做出贡献,让极端天气远离我们!为了倡导大家养成良好的习惯,共同保护我们的蓝天白云,今天华中君将从精选留言中选出1位幸运读者,赠送这本牛津科普系列的《气候变化》~

《气候变化》

内容简介:

如今,气候变化对人类的影响远大于互联网。亚马孙雨林的大火、南极冰川的断裂、欧洲的致命热浪,这些相隔万里、似乎毫无关联的事件,并非表面上看起来那样孤立——气候变化是所有这些事件背后共同的推手。在世界各地,由于气候变化,人们正在失去家园,被迫迁移。海平面正在上升,洪水、干旱、野火、极端风暴随处可见。气候变化正在向我们袭来,其发展速度超过了我们应对气候变化的努力。
本书提供了气候变化基本科学方面的最新调研、气候变化对未来的启示以及核心清洁能源的解决方案。本书详细且通俗易懂地阐述了引起其气候变化的原因,回答了日益变化的气候对我们真实生活影响的一系列问题。
目前,全球都在努力遏制气候变化及其影响,每个人都将成为本世纪故事中的主角,因此这本书内容属于人人所需。

作者简介:

约瑟夫·罗姆 (Joseph Romm) 教授,美国国家级智库高级研究员,曾任美国能源部官员,美国气候科学与解决方案领域极具影响力的传播者之一。
黄刚,中国科学院首批特聘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大学岗位教授,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二级)、博士生导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014),国家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2016),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大气科学和地球流体力学数值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季风与海气团队负责人。

#今日话题

减缓气候变化,你能做到哪些事情?

95后求职困境:多少实习,才能换来一份体面的工作?

举办奥运会,究竟赚钱还是赔钱?

#赠书活动 | 在了解自然万物的同时,我们人类也在了解自己 | 人与自然万物联合书单

一露脸就惊艳1.2亿国人,这个开飞机登上「新闻联播」的小姐姐到底什么来头?

古 代 男 女 快 速 降 温 图 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