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老薛
七年前的“魔咒”
在一家朊病毒实验室,操作人员正在非常熟练地处理着一个转基因小鼠大脑的冰冻切片。和以往样本的不同之处是,该切片曾经用蛋氨酸过度表达了人类朊病毒蛋白。换句话说,这是一个具有传播“疯牛病”风险的阳性样本。
和外科手术一样,处理生物样本可能会有职业暴露,也就是职业性地接触到风险样本。对于这样的操作,我们往往会增加防护措施来保障人员安全。最常见的就是药企实验室里清洁量筒、烧杯的阿姨,都会有专门的耐酸碱手套。我们取注射用水的高温水点,也会有隔热棉手套。
很遗憾,在法国这个朊病毒实验室,没有提供应有的金属防割手套。一不留神,尖锐的弯头镊子带着部分生物样本穿透乳胶手套,刺伤了技术人员的大拇指,有血液流了出来。养过猫的人都知道,见不见血是是否需要打疫苗的重点衡量标准。
尽管操作员的手指出血了,却没有立刻进行有效的处理,正确的操作是应该立刻把伤口浸泡在消毒剂中,这样能使得朊病毒失去感染能力。如同你被猫抓伤后,需要尽快用肥皂水冲洗伤口,然后去打疫苗一样。操作员没有立刻进行有效处理,也就中了疯牛病的“魔咒”。
不知是算幸运还是不幸,这个疾病的潜伏期如此之长。上面的职业暴露发生在2010年5月,病情发作是在2017年11月,整整七年半。先是局部疼痛,而后蔓延到整个身体右侧。两年后,已经出现了抑郁、记忆损伤、幻视等症状,最终在2019年6月份去世。因为时间太久,单一案例可能不会引发关注。但随后,法国另一名退休研究者被确诊感染了朊病毒。要知道全球研究这个朊病毒的人数非常有限。如此小规模的领域里,出现确诊病例,肯定是哪里出了问题。能做到的第一件事就是暂停所有该类实验室。
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官网以《职业暴露7.5年后诊断出变异型克雅氏病》为题,于2020年7月2号刊登了该事件报道
在该事件中,我们可以看到处理此类高风险样本时,添置一个金属防割伤手套到底有多么急迫。在很多情况下,我们初入某行业时会对一些风险非常警惕,会给领导提要求购买防护用品。但相对应的是领导往往觉得“没事,一直没配,不也没事,小心点就行”,几句话搪塞了过去。而后我们经验丰富起来,面对风险也麻木了起来,防护用品就再也无人提及。
有些风险源,是一线试验人员常常接触的。我们知道很多有机试剂是有毒性的,比如凝胶电泳里用到的聚丙烯酰胺。聚丙烯酰胺是相对安全的,但丙烯酰胺则有神经毒性和生殖毒性,这些没有残留的单体对于一个长期要做此类试验的人员而言,无疑就是一种难以躲避的危险。
而有些风险源,甚至是企业无意中设计出来的。我们看下这两个瓶子内盖。
左图是非常常见的内盖设计方式,但我越来越怀疑这些企业根本没有人做过实验。我们做实验或者生产投料,很少是直接整瓶加入的。这就意味着内盖会被多次开启、塞住。对于一些粘稠试剂来说,每次开盖就是一场战役。有的用称量勺撬,有的用镊子夹,反正不洒出、不污染、不滴漏就是一种奇迹。
而右图则人性化很多,至少你可以缓缓用力,而不是一下子抬起。要知道左图的设计下,一些易挥发试剂,比如硫酸、盐酸等等,猛地一开盖都能带来开香槟酒的特效,“嘭”!青云直上,白烟绕眼。
这些被人为设计的风险,也是常见的职业暴露点。我见过做核酸提取时,被苯酚腐蚀溃烂的手指,也见过被巯基乙醇洒一腿,臭到回家被老婆赶出来住办公室的同仁。防护?这种情况怎么防护?难道穿上蜘蛛侠的橡胶衣吗?
所以说,职业暴露防护不仅仅是一线操作人员和单位的事,一些上游的试剂企业、设备企业同样有责任去做。而且做好了,就是一种竞争力!毕竟现在我们采购一些东西,也要考虑一线使用人员的感受,“好,AR级别,要内盖有易开盖设计的,收到,明白!”。毕竟人性化,也是企业留下人才的一种内在因素。
另外一点,就是加强职业暴露教育,在法国这次事件中,如果早就培训过消毒剂处理伤口的内容,那么也就可以避免发病。但这类教育一直是我们的薄弱点,我们知道酸碱中和、活性炭吸附,却对于人体接触后操作有疏忽。以人为本的理念,道路还有很长。但对于上游企业而言,产品同质化非常严重的情况下,或许从安全防护角度来设计,正是一个非常有前途的方向。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