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疫苗对德尔塔(Delta)变异株有用吗?

近日,钟南山和张文宏都作出了最新回应

钟南山:

“有效,非常安全”

“有效,非常安全。”7月31日,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在广州出席一个峰会活动时明确回答了国产疫苗是否对德尔塔(Delta)变异株有用。他指出,我国需要83.3%的接种率才能达到群体免疫。为此他特别呼吁大家要重视疫苗接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新网资料图: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

德尔塔变异株已经成为全球新冠肺炎传播的主要变异株。7月27日,南京市通报引起南京疫情的变异株是德尔塔变异株。

“在广州第一次遭遇德尔塔变异株时,刚开始我们还是采取过去的办法,但不灵验了。我们发现新的病人要隔离的速度,远远跟不上病毒速度。当时我心里也十分着急。”钟南山回忆道。

为何德尔塔变异株传播如此快速?“德尔塔变异株在人体内的病毒载量比普通株高100倍,传播力更强;在身体内的潜伏期较短,只有1—3天就发病;在体内转阴的时间也较长,长达13—15天,远长于普通株的7—9天。”钟南山指出,正因为感染者体内的病毒载量高,传染性增强了。比如广州疫情,10天内产生了5代传播。

而南京疫情的传播速度再次印证了德尔塔变异株速度之快。“南京疫情与引发广州‘5·21’疫情病毒变异株的载毒量、传染性、隐蔽性等方面近似,轻症患者居多。”钟南山指出,南京市政府及时采取了防控措施,“我认为南京疫情整体可控。”

南京本轮疫情中最早的感染者,大部分接种过疫苗。那当前国产疫苗对德尔塔变异株究竟有没有保护作用?疫苗打还是不打呢?

“有效,非常安全。”钟南山坚定地说,他用了一组经过验证的科学数据来说明。

从临床免疫结果来看,应对新冠病毒变异株,接种科兴新冠灭活疫苗的免疫血清对德尔塔变异株的阳转率略有下降,达到87.5%;而国药疫苗对阿尔法(Alpha)株、贝塔(Beta)株和德尔塔株均具有保护能力,对阿尔法株的中和能力下降6.7%,保护能力基本没有改变;对贝塔株和德尔塔株的中和能力分别下降47%、32%。“这几个中国疫苗在实验室的检查发现,它们对病毒的杀死综合力度有所下降,但还是有保护作用的。”钟南山说。

据他介绍,基于今年5月份广州新冠病毒德尔塔变异株暴发疫情的研究,结果证明国产疫苗是有保护作用的。研究初步统计显示,疫苗对重症的保护效果为100%,对中度、轻度、无症状的保护效果分别为76.9%、67.2%、63.2%。相关研究成果后续将发表。

“广州疫情中出现的13名重症患者,有4位上了ECMO(体外膜肺氧合,俗称“人工肺”),我们全部救活了。他们全部都没有打疫苗。”钟南山补充道。

面对依然很严峻的全球疫情防控形势,我们需要做什么呢?“不能放松,要时刻关注社区的防控措施,建立群体免疫。”钟南山强调,在人多、通风差的密集场所一定要戴好口罩。

在钟南山看来,自然免疫不现实、不科学、不人道。“大规模疫苗接种实现群体免疫,需要2年至3年的全球协作。目前我国打疫苗的数量是最多的,但由于人口基数大,中国每100人中打疫苗的比例不高。在中国,需要83.3%的接种率才能达到群体免疫。”钟南山认为,接下来应加快推进疫苗接种,以及加速研发对德尔塔变异株感染更有效的疫苗。

国内疫情多地散发

疫苗预防效果如何?张文宏最新分析→

昨天,上海新增1例本土确诊病例,为浦东机场货运区外航货机服务人员。今天上午,上海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有关情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上海市浦东新区川沙新镇华夏二路1500弄心圆西苑小区列为中风险地区,其他区域均为低风险。

  • 根据流行病学调查,该确诊病例近两周从未离开过上海,也无外出旅居史,尚未发现该病例与国内其他地方的疫情存在关联。目前,疾控部门正在抓紧开展基因测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浦东新区人民医院、浦东新区中医医院、川沙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位于浦东新区中医医院院区)已于昨天下午暂停门急诊,开启全员核酸检测。截至今天9时,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

就新增病例接种疫苗的情况,张文宏作出回应。

机场的这位员工接种过新冠疫苗。但临床数据显示,任何一款疫苗都不能百分之百预防感染,新冠疫苗也不例外。接种新冠疫苗后,少数高危人群被感染的情况必然存在。 现有研究显示,从目前全球情况来看,出现接种新冠疫苗以后又被感染的情况,叫做“突破病例”,其他疫苗也有类似情况,但出现突破病例仍是少数。 若没有疫苗保护,此次出现病例后,传播会非常迅速。第一轮筛查后,我们发现,这名确诊者的所有密接者没有一例阳性。这说明,疫苗广泛接种可使病毒传播速度大幅减缓。我们有更加大的把握,在非常短的时间内做到防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国内疫情多地散发,还能出去玩吗?张文宏提出了相关建议。

就旅游而言, 疫情高、中风险地区的人员要取消外出旅行 ;其他地区的人员出行前要认真查询旅行目的地的疫情风险状态,要暂缓前去高、中风险地区旅行。 无论去哪里旅行,都要做好个人预防,包括戴口罩、勤洗手, 尽量避免和减少到室内人员拥挤的场所 ;在室外活动,也要注意保持适当的人际距离。 老年人、慢性病患者,特别是尚未完成新冠疫苗全程接种或者完成全程接种新冠疫苗但未满14天的老年人和慢性病患者,尽量不去外地旅行。

来源 | 综合科技日报、新闻联播,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编辑 | 舒舒

校对 | 赵丹丹

审核 | 岑杰昌

签发|郑华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